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的物质思想该如何教育?
孩子,物质,父母孩子的物质思想该如何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的物质思想该如何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亲身体验是最好的诠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铃还须系铃人。找到根源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所在。
制约孩子物质思想产生的原因
第一点,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物质基础的建设,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穿衣吃饭上学买房。哪一样都离不开金钱的开支。父母在生活中的攀比,比如说,谁谁谁买的东西又贵又好,谁家的房子大,谁家的电视大等等。这些无形中就会给孩子心理上埋下虚荣攀比的想法,从而导致这些追求这些是他所需求的,物质上的攀比就这样形成了。
第二点,天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都想倾尽所有将自己最好的给他。以前的严厉的教育模式现在转变为鼓励式教育,孩子就会形成只要满足父母的需求,父母就会从物质上满足他的需求。反而这种教育忘却鼓励教育的意义,孩子也会将兴趣转移到对物质方面的渴求。
第三点, 孩子毕竟是要融入学校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好多学校学生没有忙于成绩上的比较,而是在同学之间比谁的书包好,谁的学习用具高级,谁的鞋子更贵,其实这种追求物质上的对比也是由于父母之间对孩子爱的一种畸形的表现形式。那父母就会说了,我爱孩子还有错吗?没有错,但是却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给予。
第四点,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谁都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让自己生活的舒适些。没错,但是正是这些一点点的积累以及社会不好的风气影响让孩子的物质追求上更加有失偏驳。导致在不考虑自身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会贷款啊等等一些不好的消费行为模式。
如何加强孩子思想建设
首先我们作为父母呢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一句话不是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嘛!父母的三观正,自然教育孩子也会以自己的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
其次就是让孩子明白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吃糠咽菜也是过,精神粮食要高于物质上的乐趣。爱孩子要松弛有度,给予爱的同时也要让爱没有杂色。
最后我想说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洗礼,社会风气虽然不能左右,但是加强社会的健康建设对孩子的思想追求也是积极向上的。
总结
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毕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离不开社会的呵护,因为社会才是教会孩子生存的导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物质教育,有些钱一定要花的,有些钱是可以省的,哪些钱是一定要花的,哪些钱是一定要省的呢?
该花的钱:
1、学习的钱,一个人不学习便会落后,未来知识的更新速度会更快,今天学的知识到明年就可能用不上。投资自己,让自己能够与时俱进,并同时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学习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路径。
2、旅行的钱,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与他的经历有关,走的地方多了,能够看到各种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体验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差异。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观察能力变强,感悟更深。
该省的钱:
1、生活上俭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苏格拉底生活俭朴,主张节制。在饮食习惯上极力推崇简单,他认为吃的东西简单就是最好的饮食习惯,不提倡一餐多食,尽量做到一切从简。One should eat to live,not live to eat。他曾说过:“……必须抗拒有诱惑性的食物,如果肚子不饿还要吃东西,不渴还喝饮料,会使你的头脑和灵魂堕落。”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习惯,苏格拉底可以在家境清寒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过得如此自在从容。
2、运动:多多参加有益的运动,例如跑步、游泳等,这样能够强身健体,身体素质好,不仅省钱,更才有能力做事。
总之,对于钱,要让孩子知道,哪些是要开源的,哪些是要节流的,养成对钱的正确态度。钱是中性的,只是一股能量,无所谓好坏之分,丑恶之分,让孩子可以有动力去实现物质财富,同时也感恩金钱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不要做金钱的奴隶,是我们去利用金钱,而不是金钱控制我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否认孩子有物质思想,也不认为这是坏事毕竟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竞争这么大。但是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孩子,什么年龄该有什么样的喜好和目标,并且让孩子最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他想要的,而不是家庭巨婴,孩子的成长,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和引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爱普生打印机乚18O能联手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