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历史秘闻,曾经进入美国的核攻击名单,东京为何逃过一劫?
日本,东京,美国二战历史秘闻,曾经进入美国的核攻击名单,东京为何逃过一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我想美军没有轰炸东京应该是从全局考虑的,战争眼看着就能结束了,那么天皇一死,战后民众对待美军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肯定是无比的仇恨,管理起来肯定很麻烦,搞不好还会有更多的反抗力量出现,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混乱,不如保留天皇,控制住了天皇和日本政府高层,就像控制手里面的提线木偶,从而间接的控制日本民众和整个日本是比较符合日本利益的,如果说战争中从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毁日军的抵抗意志那是必须的,但是战后保留一个对美国俯首帖耳的日本更加符合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利益。
另外,早在1945年2月美军首次对东京采取大规模燃烧弹攻势,当晚174架B-29轰炸机在东京抛下大量凝固汽油弹,把东京约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毁。1945年3月9日夜间,334架B一29从关岛直扑东京,实行轮番地毯式轰炸,投下2000余吨燃烧弹,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烧死83793人,超过1923年9月1日东京大地震的死亡数(7.3万人);另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10日,美军派出334架B-29轰炸机从马利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轰炸,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二十四时十五分,两架导航机到达东京上空,在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投下照明弹,接着投下燃烧弹,为后续飞机指示目标。随后大批轰炸机接着以单机间隔依次进入投掷燃烧弹,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当晚东京出现火灾旋风,334架B-29共投下了超过2千吨燃烧弹,产生的高温足以使市区内所有可燃物(包括人体)烧着,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毁,主要是皇居以东的地区,东京约有四分之一被夷为平地,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摧毁,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83793人被烧死,10万被烧伤或呛伤。3月9日的轰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投下逾2千吨燃烧弹。东京约1/4被夷为平地,近10万人死亡,26.7万幢建筑付之一炬。破坏力可以和后来的原子弹爆炸相比。大火之后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时间才将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所以1945年8月的东京除了皇宫和东京大学没有被轰炸以外,其他有价值的轰炸目标已经悉数被毁,而再次投放核弹的破坏力也就大大减小了,因为已经没什么好破坏的了。
我想就是为什么美军会选择轰炸广岛、长崎而没有轰炸东京的原因了。
我是绿色征衣,期待您的关注!
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可能,东京美国人考虑都没考虑,跟我说说,看着这个照片美国人会有原子弹轰炸的欲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计划动用250万名士兵开展一项代号为“行动垮台”的战役准备对日本的本土实施进攻;据专家估计,战斗中大约会有25万左右的美军士兵死亡。
因此,美国军方一开始计划在进攻日本本土时将使用化学武器以便在战场上获得优势;然而,1945年8月在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投降让“行动垮台”计划被取消。
在1945年5月,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获得了几个日本城市的名单;东京作为日本的中心,广岛拥有最大的军事港口,新潟是濒临日本海的重要工业城市,小仓为日本军事工业最强大的地区而进入核攻击名单。
而东京一开始就是核攻击的主要目标,它不仅保存了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军事目标;同时在这里聚集了日本科学家,各种技术人才和文化知识分子,一旦被摧毁将彻底打击日本人的抵抗决心。
不过在1945年3月10日334架轰炸机前往东京,这次它们将投掷下3年前发明的凝固汽油弹;整个行动中总共有超过30万枚燃烧弹投放在东京从而造成10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轰炸。
东京当年90%以上的建筑都是木制的单层建筑,起火燃烧后迅速吞没周围氧气;许多日本人在轰炸中并没有死于爆炸和火焰,而是死于窒息;因此当美国人决定发动核打击时,认为东京的价值正在减弱。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年轻时曾在东京生活过,他表示东京的历史和文化对日本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将其毁灭会造成日本人的强烈反感,从而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困难。
经过种种考虑,美国决定用长崎来代替东京;1945年8月9日11点02分原子弹在长崎落下,瞬间一座城市就突然变成了地狱,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直接摧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资来网络,如有侵告知立即删除。
手打不易,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