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龙八部》中,北乔峰南慕容齐名,但为什么实力差距却很大?
武功,慕容,慕容复《天龙八部》中,北乔峰南慕容齐名,但为什么实力差距却很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天龙八部》中,北乔峰南慕容齐名,但为什么实力差距却很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乔峰,南慕容,这两大名号贯穿《天龙八部》整部小说,成为小说一道中心线。在整个武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一提到“北乔峰南慕容”大家都会肃然起敬。这两大人物虽然齐名,名头一样响,但是两人的实力却相差甚大,乔峰武功修为可以与慕容博和萧远山相抗衡,而慕容复武功却只能排在二三流,为什么会如此之差距呢?
对于这一疑点,身为武侠迷我认为这与慕容复的家庭教育和家族使命造成的,其次便是受自身武学资质所限和练功方法不正确所导致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慕容复与乔峰武功差距之大?
1,复兴大燕的家族使命毁了慕容复
看过《天龙八部》都知道,慕容家乃皇族后裔,其祖上为鲜卑胡人,是五胡乱华其中一支,当时在北方建立了大燕国,但是很快被他国所灭。慕容先祖临终时留下遗言,凡吾慕容子孙皆有复国安邦之责。就这样慕容氏子孙一代一代,前赴后继走在复国的道路上。
慕容复从小幼承庭训,一刻不忘复国大任,练习武功的同时慕容复还得考虑复国大业,导致花在练武上时间和精力远远低于乔峰,我们都知道乔峰七岁开始学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思想上从不考虑其他事,一心一意专心修习武学。而慕容复又要练武,又要学文,还有谋划复国大业,时间都被分散了。
2,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家族脸面为慕容复武功埋下祸端
南慕容为啥出名,令人敬畏,主要是慕容家族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为了保住家族这块招牌,慕容复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大量练习各门各派的武学,这就导致慕容复武功繁杂而不精,这么多武功不能很好融合,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慕容复学这么多看似非常厉害,实则根基不稳,不扎实,遇到一般对手还行,要是遇到像乔峰这样顶尖高手自身弊端就不暴露出来。
3,慕容复练功方法出错
从小开始学习这门多武功,慕容复一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一味图块,为了最短时间内速成。如慕容复在练习丐帮打狗棒法时,表妹王语嫣说表哥这样练是不行的,不能一味图块,打狗棒法练习时要忽快忽慢,该慢的地方要慢,该快的地方要快。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慕容复为了尽快完成复兴大燕,在练习武功时都是追求速度,这一方法是严重错误的,这也是慕容复武功提不上去的原因。
南慕容,北乔峰相差这么大,为啥又会齐名的呢?
相信这一点也困扰过很多武侠爱好者,我认为南慕容这个名号不是慕容复闯出来,而是集慕容家数代人努力得来的,慕容复只不过是继承了这个名号,随同南慕容这个名号一块继承的还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要想追溯源头,至少从慕容龙成开始,因为慕容龙成在世时创立了“斗转星移”,当时威震武林,尤其在江南一代更是难逢敌手,好多人开始仰慕慕容家的武学,所以我认为南慕容这个称号,应该从慕容龙成开始兴起。慕容复只不过继承了这个名号,沾了祖宗的光而已。要知道以慕容复实力和名望想得到南慕容这个称号是不可能的,更别说以此名号威震武林。
问题大梳理
1,慕容复从小背负复兴大燕重任,精力被分散,不能集全部精力来练功,导致武功不济。
2,慕容复为了维护“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家族脸面,短时间内练习了大量各派武学,导致武功繁杂而不精,遇到高手弊端显露,自然抵不过。
3,为了尽快完成复兴大燕重任,慕容复做任何事都急于求成,包括习武在内,一味求快不领悟没门武功的精髓,练功方法大错特错。
【文/恒沉】【笔尖君子原创发布】
关注笔尖君子,一个热爱传统文化,专注解读传统文化的底层人!感谢大家关注、点赞和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乔峰,南慕容”是一种非常公允的评价,本来旗鼓相当,但是因为慕容复个人的原因,使得北乔峰看上去起码比南慕容高两个档次。
首先,真正能代表“南慕容”的是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慕容复根本代表不了。
其次,慕容博假死之后,慕容复练功还是很勤的,可惜练得太杂,整天又为复国大业东奔西走,许多家传绝技都没“练到家”。
所以慕容复遇到绝顶高手,瞬间有脆败的可能。
最后,偏偏乔峰又是天生打架王,遇强则强,降龙十八掌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可谓霸气十足。
加之人品又比慕容复好,魅力瞬间狂甩慕容复十几条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个人观点,通过该问题也可以折射社会中两种成才路径,一是北乔峰,技术特点为专而精,专注降龙十八掌,练就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精度,因此而盛名远扬;二是南慕容,技术特点是多而广,博学多才,习练各门功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每种功法都统习。两者都是练武奇才,只是各自的方向不同,那为什么本来齐名的南慕容和北乔峰实力有一定差距呢。我认为主要原因,一个是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另一个是一直广模仿,从未去超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想博学众长时,注定很难在某一个领域爬到山顶;与具备工匠精神,聚焦专一的必然会慢慢产生差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