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赵云为什么一生得不到重用?
刘备,益州,也是《三国演义》中赵云为什么一生得不到重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赵云的行事作风,有时也不太让刘备满意。赵云的一生,先后两次冒犯刘备,每次都让刘备无地自容。
第一次是在攻占益州时。战前,刘备向将士们许下承诺,城破后益州府库的财产任部下瓜分,可占领益州后,他又变卦,只想分给麾下将领,可能他自己也想占点儿便宜。但赵云却告诉刘备:“咱们打天下是为了百姓,应该把田宅房产分给百姓,先让百姓安居乐业,收拾民心。”
田宅的瓜分,刘备当初想到了士兵,想到了将领,唯独没想到百姓,这不是他思考问题不全面,而是他压根没想分给百姓。赵云这么一说,无疑扯掉了刘备仁义爱民的幌子,刘备怎能不难堪?虽然,他最后还是采取赵云的建议,但内心对赵云的态度,可想而知。
第二次是在攻打东吴前。关羽死后,刘备发誓报仇,倾蜀汉国力讨伐东吴。正当刘备志得意满时,赵云又给他泼冷水:“不是说曹丕才是国贼吗?现在曹丕已经称帝,为何不先打曹丕,反而打孙权?其实,只要把曹丕打趴下,孙权自然会臣服。”
赵云似乎有点儿天真,刘备兴复汉室虽未必流于口号,但他的最终目的是自己称王称帝,否则刘协并没去世,他为何自立为帝?赵云以曹魏说事,无疑是否定刘备伐吴的政治正确性,让刘备野心家的面目一丝不挂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刘备怎能不恨他?
若不是看在赵云忠心的份上,难保刘备不会采取特殊手段,又怎么可能重用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赵云曾经与身为曹将的儿时好友交手,据说此战为假打,赵云知道
好友经常研究法典,有所长,在俘虏后便推荐给军中做军正,但却
不是推荐在自己手下,这样1不伤朋友之命,2得才所用,3万一不称职
也不用自己来包庇,4如果有他有反乱也与自己关系小
可见赵云在为人处事上,非常周到
2攻击桂阳成功后,赵云以不取结义兄弟之兄嫂决绝赵范的嫁嫂计划
事后有人问他的时候他说:“赵范不得以而降,其心难测,天下美人不少,怎可娶人之嫂,乱了信义”
可见赵云以信义为重,同时明白赵范心不可测,拉开距离
很明智的行为
3刘备为伐蜀,以赵云严重,令监管香香,说明他虽然信赖赵云,也知道
赵云做事一板一眼,不会灵活,是办事的好材料,但不想重用,这了可以
看出赵云做事太过正直,方正,不会灵活
4赵云虽然夺走阿斗,却不失礼于主母
还是看见赵云忠义正直
5刘备取得蜀后准备用百姓土地封赏众人
赵云说:“百姓遭战火,不能再被夺取土地,把土地还给百姓,使其乐
则民可用”,可见赵云识大体,有长远的眼光
刘备虽然听从了赵云的建议,但为人主者,难免有不高兴
有没有得到土地的将士听到是赵云阻止自己得到土地,也有怨言
难免以后在刘备面前攻击赵云
6刘备伐吴,赵云冒死直言:“曹才是汉贼,伐曹,大义,伐吴,私怨
人心不忘汉,不能失去大义”赵云以大义为重,劝说刘备,赵云确实是
对的,而且头脑清醒明智,可在主公气头上冒犯,不太合适
7关公晚年傲慢,得到自己和黄忠并列的消息大怒,并说“赵云,亦吾
弟也......”关公如此孤高,也喜欢赵云,说明赵云平时谦和有礼,待
人和善
8赵云一生尽职尽责。后为诸葛亮深深信赖,也因为赵云会严格按照自己
要求来做,不会捣乱
总述,赵云一生不知直言阻止刘备意图多少次以上了
索然他尽职忠义,但为人过于正直,不灵活变通,可以想象一定有人
向他送钱,但他拒绝,那人变在 别人面前说赵云坏话,屡次阻止主公
不对之乐,虽然做事值得信赖,但做人主的却不一定会用
糜竺之妹嫁于刘备,赵云不可能送宝物美人讨好主上,在刘备手下
不得很重用,在曹操,孙权手下也一样,了解曹操,孙权的人一定
可以理解
因为这里人少,来的人素质都比较高,相信不会有人看了几句就人身
攻击和贬低历史人物,君子自重,(不敢发到人多的地方,还有补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之所以不重用赵云,是因为与他共事的将军们像关羽、张飞、黄忠等皆年事已高,这些人很可能要先他而去,刘备不得不考虑后事,希望有信得过的、才德兼备的贤能之士辅助刘禅。
文臣里面有诸葛亮、李严、蒋琬等,那么武将里面赵云则是最佳人选。赵云的人品、忠诚及勇武刘备早已了然于胸,且年龄相对年轻,刘备暂时不提拔赵云,是留下这个巨大的人情让儿子来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云本着为兴大汉,刘备却开辟蜀国,是到后面才知道跟错了人,却以是古稀之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勇猛,论忠心,赵云都做到了极致,但论情商,还真不咋的。因为赵云太实在了,不会虚与委蛇,人际关系不能圆满处理,刘备用人还是很高明的。
上一篇:到法院打官司没有钱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