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章子欣小朋友事件得出血的教训,农村老人太单纯带娃是否合适?
孩子,自己的,老人从章子欣小朋友事件得出血的教训,农村老人太单纯带娃是否合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章子欣小朋友事件得出血的教训,农村老人太单纯带娃是否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父母有时间,最好有父母亲自去带,这样会给孩子更好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几天章子欣小朋友事件牵动了全国大多数人的心,在新浪微博上有关子欣进展及相关人信息屡上热搜的第一,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有那张子欣抱着小狗的照片,真的太让人心痛,小朋友太可怜了。发生这件事在惋惜之余,我立马跟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及孩子爸爸郑重而严肃的交待: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不管有多亲有多熟,也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把孩子交给他人看管。虽然我说的有些极端,但也反应出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相信很多妈妈都与我有相同的感觉。
农村老人带孩子的问题
首先,非常心疼要帮子女带孩子的农村老人,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伟大,好不容易带大了孩子,人到晚年,不仅要努力养活自己还要带孙子。心疼归心疼,但还是想谈谈农村老人带孩子的问题:
1、环境改变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物质和社会环境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大力发展,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由以前的相对闭塞变为十分开放,以前对孩子采用无人看管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而有的老人却没有足够的意识。
现在带娃的老人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主力军,在计划经济时代,无需过多的创新,更多在于执行,这一代老人相对于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人更加的淳朴和真诚。
2、带娃观念问题
60岁左右的老人都是经历过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经历过饥饿痛苦的他们,在潜意识里始终觉得孩子吃饱就可以了,所以对孩子的爱就是把好吃的留给孩子吃。而现在我国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当自我生存的需求解决后,人会有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而老人由于自身的经历,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也没有学习的途径。
3、老人带娃与父母带娃心情不一样
父母养孩子,不仅是将孩子养大,更重要的是要孩子养成人,而老人养孩子更多就如带宠物,无论孩子对错都觉得开心。我曾经因为老大打入批评了孩子,没想到公公很生气的说:孩子这么小,说他有用吗,孩子18岁之后就自然成人了。
我国留守儿童现状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章子欣事件是因为发生了很严重的后果,才会引得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章子欣小朋友常年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她的生活现状就是我国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缩影。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动加强,为了生活,很多欠发达发展地区青年外出就业,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代为抚养,我国留守儿童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先来谈谈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亲情缺失。据有关调查显示:约73%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3年才回家一次,近30%的留守儿童予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一次。由于在孩子6岁前,父母角色的缺失,错过了与孩子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最佳时间,孩子与父母不亲,沟通冷漠。
2、学习成绩差。孩子的学习成绩差有以下原因,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期待过低;
学习上无人辅导。在学习上,也有自觉的孩子,但人天生是懒惰的,在无外力干涉监督的情况下,孩子大多都不会自觉;
学习资源少。前几天在头条上看到有一位妈妈问,孩子在老家读书,马上要上六年级了,可是从未学过英语,上初中后能够跟的上吗?就这个问题,我不想做过多回答,只想陈述一个事实: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在3岁前就开始学英语了。
3、身体素质差。老人带孩子大多只关注孩子生理上的疾病,不得不去医院的那种,对于未严重影响孩子身体情况的问题,老人一般都不关注。去年我带着老大参加广西的一个助学活动,发现有好几个孩子的视力有严重的问题,跟带队的老师沟通了下,这几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已经出去很多年未回,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自己都顾不过来了。先不管孩子的其他问题,视力这个问题真的不容忽视了。
4、心理营养缺失导致的问题。孩子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方面的需求,而父母经常在外无法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关心,为了补偿心里的愧疚往往用物质来进行弥补,这种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尤其当孩子处于青少年叛逆时,会出现各种各类的行为问题。
建议:在苦也要将孩子带在身边
是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看管,还是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把孩子带在身边?这可能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父母两难的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对人格发展的研究中指出,1岁时人格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在这之前孩子无法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将使他产生基本的不信任感,那么这个孩子一生都会对他人表现出疏远和淡漠。
养孩子的路上没有捷径,任何的偷懒都会变成更大的灾害回报给家长,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所以建议各位父母,去哪里谋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孩子带在身边。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感悟和分享。当然每个人的教育观不一样,欢迎补充和建议,勿进行人身攻击!
请关注@欢乐成长录 育儿路上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觉得由谁来带孩子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而是要切合具体实际情况来看。就拿这个孩子来说吧,通过媒体新闻报道我了解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离开她了,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像这种情况,孩子虽然已经上小学了,但是和父亲在外地一起生活显然还是不现实的,他的父亲对她的饮食起居可能根本就做不到基本的照顾,更不要说是呵护。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来说孩子的爷爷奶奶自己有着水果摊和出租房屋这样较为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在身体状况还能够允许的条件下,当然比孩子爸爸更能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这起悲剧的发生我觉得是老人对外界所出现的危险事物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对这个社会的复杂环境,人员的复杂性没有一个认识,生活环境和接触人员相对单一,这就需要孩子的父亲多多与自己的父母,孩子沟通,让他们了解到这个社会并非单一的一面,它充斥着危险,并且这个父亲以及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父爱母爱给予的微乎极微,孩子在遇到陌生的来自外界的关爱时首先丧失了辨别能力,这所有的一切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让人痛心疾首!所以我觉得,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你不在孩子身边,但是不能断了与孩子,与父母甚至是孩子的老师,同学等周围环境的联系,你要引导孩子,父母去看并了解这个多元的社会,这个危险的社会,给予他们辨别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上一篇:河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怎么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