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遵循传统方式生活的人和反传统方式生活的人在文化层次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活方式,传统,的人你觉得遵循传统方式生活的人和反传统方式生活的人在文化层次上有什么不同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觉得遵循传统方式生活的人和反传统方式生活的人在文化层次上有什么不同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尚风行去拜金,
几人爱老又怜贫?
暖风熏得世人醉,
不爱江山爱罗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无论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追求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首先是物质的丰富,其次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快乐。
但是你发现没有现代社会,我们的物质已经非常的发达,每个人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一直是,遵循着多多益善,每个人所拥有的已经完全超过自己需要的。可是我们发现,我们和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相比,我们的精神是空虚的,我们的信仰是缺失的,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变得不快乐,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有汽车有洋房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开始变得人心惶惶,安全感确实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已经没有任何的支柱。
传统的生活方式,讲究厚德载物,讲究五轮,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兄弟有亲,朋友有信,夫妻有爱。
可如今的现实是,我们所有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为了金钱,为了名利,每个人不择手段,所有的情和义在我们看来都不值一提,唯有挣钱才是最大的人生目标。
所以我们还是说,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则没有变理想没有变,可是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崩塌了之后,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都会变得终日惶惶。@王烨艺述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佛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
道家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陨一益之为常。
存在即是合理,没有哪一种方式是绝对正确合理的。
道德经讲“智慧出,有大伪”,本身来说学术讨论就没有绝对。老话也说文武第一武无第二,在此说说个人拙见,不到之处,欢迎交流!
有一说是现代生活舍本求末,好好的生活环境,硬是被折腾成了现在这样!污染,病毒,战争…远不如科技发达之前宜居。但很多人还是属于叶公好龙一类,一边带着放大镜指摘现代生活的斑斑劣迹,一边又舍不得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生活和相对的人人平等。
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优劣,更多的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任何物种的繁衍都离不开对这三者的需求,只是相对程度的依赖不同。
从政治因素来看:
古代政治管理机制由于交通便捷性和通讯及时性来说,与今日根本无从相提并论,且阶级斗争激烈,阶层分化明显,而很多放荡不羁的人如果放回古代,估计过不过一个星期就得斩首示众。
传统也好,现代也罢,很多生活方式都是封建统治的产物,很多人心心向往的传统生活方式其实是豪门贵族,或是一方名门才能拥有的,而这些生活方式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处于社会阶层的优势地位才能培养和传承的,通俗一点就是长久以来的家庭教养。而普通贫民百姓的日常,并非某些今人所想的那么惬意,如果真能穿越体验,你不会想拥有的。
所以所谓的生活方式,不论古今,其实生活的环境和层次已经决定了。更多人想要的,大抵都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温文尔雅和诗情画意,而这其中的归属,首要条件便是获得政治地位(此处所说的政治地位包含但不限于庙堂之上),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有位土家族的朋友聊到过土司王统治时期,结婚初夜必须将新娘送到土司王府,而后能不能回来还得看情况,那时候没有地位的人连带瓦的房子都不能盖。)
经济方面,封建统治是重农轻商的,因为粮食才是国祚延绵和发动、抵御战乱的根本,除了富甲一方和在庙堂之上有个一官半职的,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经济能力的,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生活方式了,不过饱腹而已,至多不过免掉见人就得低头恭敬的卑微。
文化方面不知大家了解程度,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是相对受控的,甚至在诸子百家之前,文化教育基本掌控在统治阶层手中,普通人想看本书都看不到,能写个对联的人都不多。直至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以后,官学流落民间,才让更多人有了学习机会。在这种环境下,出身不好的话,人生基本上是没有太多变化的。
说完古代,想必也不必再言如今。很多情况是换汤不换药的,就像有一篇热文写过,今天很多在办公室上班的人是看不起父辈人的工作的,本质上阶层其实还是没有太大变化。
回到提问,如果说两者的区别,料想我也基本说清了。
延伸一下,有幸作为今人,还能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刷头条,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知足之处)。但想过上传统生活方式的日常,自认还是有很远的路要有,最起码一套有代入感的传统家具我至今还是没有实力购买齐全(不足之处)。
个人还是希望有能力过上传统生活,诗书礼乐,古香古色,着实是心之所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尊循传统生治方式的人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这类人经过磨难吃过苦,吃尽了无钱的苦,省吃俭用是他们标志,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的巨变,消费观的改变,巳跟不上社会的潮流,思维还停留在积谷防饥的年代,同反传统生活的九十年代观念巳大有不同,超前消费。以自身享乐为荣,视节俭为老古董,今朝有酒今朝醉,抛弃老观念,我行我素,是现代青年特性,形成了二种生活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利弊,有钱享受是天经地义的,辛苦劳动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钱活成乞丐样,也是愚蠢之极,在享受同时,但,我们一定要考虑怎样保持这样持续性,这点是一定但要提上日程,现代青年也有一种很好的观点,提出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辛苦挣来的,积极挣钱,高兴花钱,边是二个阶层都能接受的观念,我也最佩服年轻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大家怎么看。
上一篇: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权谋与逻辑水平是否超过了《大明王朝1566》?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