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电视剧《西游记》中,你认为的最有深度的是哪一集?
唐僧,悟空,西游记电视剧《西游记》中,你认为的最有深度的是哪一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电视剧《西游记》中,你认为的最有深度的是哪一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喜欢西游记里女儿国那段,国王爱上了唐僧二人彼此爱暮,他们爱的那么真和深
,可又不能相伴此生,在爱意里不忍的分手,国王更愿今生也望来世,别时深情的泪水和爱意都给了唐僧,愿君千里去心在女儿旁,可唐僧随走万里遥情系女儿国,,这段未了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这段电视剧,不知大家有一样的同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拍摄出来的83版西游记并没有原著那么有深意了,电视剧中最有深意的无非就是收三个徒弟那一段。 其实我们很多人就连从小到大看的西游记都没看懂。小时候以为就是打妖怪……后来才明白是写一个人心历成长内圣外王!唐僧收第一个徒弟必须是猴子然后是马,因为要锁心猿栓意马!猴子主心 心猿所以叫悟空,心为火!第二个徒弟要主肾,肾就不能悟空了,所以叫悟能,肾主水,心主火,水火要土来调,第三个徒弟主土,必须是净土,只有沙是净土,所以叫沙悟净,土主脾!所以元精 元气 元神三元归一为三藏!肺属金 所以有金箍棒,两头用箍主叫如意金箍棒!肺的神明为魄,肝的神明为魂,肝主木,菩萨所以送了木棉袈裟!肝在晚上工作 神明为魂所以要包起来!讲的是这个人 魂魄合一 三元归一 五行俱全!孙悟空主心虽为徒弟但一路都在点拨唐僧,沙悟净有一次问孙悟空:师兄我们何时才能走到雷音寺?孙悟空说如果是你们俩个走十天就能到,我走的话一天打几十个来回都还能见到日头,要是是否走的话要从小走到老,再从老走到小要走几个轮回也不一定到!唐僧一听吓一跳:那我可怎么办?孙悟空说:师傅莫怕,只要你心诚志坚回首处便是灵山!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所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东方为雷震,心为灵山,真经本在东方何必西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视剧《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灭法国和窦员外这二集。
大家看《西游记》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二集很无聊的,感觉作者无尽的想象力在这一刻都快枯竭了吧!前面的故事我们觉得很刺激,但是越到后面,我们越来越觉得作者写得越来越无聊了,居然连妖怪都没有了。
我们回忆一下灭法国这一集,灭法国国王很喜欢杀和尚,她自己杀了9996个和尚,还差四个和尚就凑足10000个和尚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唐僧师徒恰好阻止了他,国王放下屠刀,立定成佛了。这一集到底讲的什么东西,可能有很多人没有看懂吧!有很多人把这一集的主题理解成人类作恶比妖怪更加可怕,但我对于这种观点我极其不赞同,我有我自己的见解。
我们再来看看窦员外这一集,窦员外喜欢斋僧,他已经斋戒了9996个,还差4个人就可以功得圆满了,可是斋戒完唐僧师徒的时候自己竟然被土匪害死了,看得挺悲催的。
这两个故事到底讲的什么东西呢?为啥这么像近了,今天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这二集讲述的是修行和宿命,这是佛教的思想。
我们先来看灭法国国王,他杀了9996个和尚,在作者看来是正常的,在佛教的思想当中,一切都已经命中注定了,你在怎么挣扎都没有作用,这9996个和尚命中要被国王杀掉,这能怪国王吗?换句话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是演员,剧本早就已经注定了,你在怎么挣扎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那我们就不禁想问一句了,那我们的努力修行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吗?
佛会这样告诉你,我们每个人是演员的同时还都是导演,我们今生的修行决定我们的下辈子的命运,我们这一辈子的命运是由上辈子决定的,一切早已命中注定了,这就是佛教。
那么对我们现在有什么意义呢?人生最痛苦的两件事情就是为什么?凭什么?为什么他能做到,凭什么我做不到。不停地问自己,你会慢慢地变得抑郁,但是你问佛,佛就会回答你米今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你上辈子做得不地道造成的,所以你这辈子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大家都知道,佛也是很忙的,它也没有那么多功夫搭理你,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去问,要是你的人生可以做到这种境界,你就会感到极大的快乐,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不平衡,谁的人生又是平衡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最有深度的就是女儿国一集!
小的时候看《西游记》,看的就是师徒四人和妖怪们的斗智斗勇,那句“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更是成为了流行热语,可记得看到女儿国一集是却觉得甚是无聊,两个人卿卿我我,哪有和妖怪打架有意思,可如今岁月荏苒,经历了人生的很多事情之后才明白,原来女儿国一劫也许才是真正最难得一劫!
西行再难,妖怪再多,可他有法力高强的徒弟们,哪怕多次死到临头,却也有徒弟或者观音为他化险为夷,而唯一的一次没有人可以帮助他的一劫,就是女儿国一劫!我们以为唐僧木讷、不解人情、早已放弃儿女情长,可是当他面对真心待他、真心爱他的女儿国国王时他却也犹豫了,这会影响他得道高僧的形象吗?不,这只会让唐僧这个形象更加真实且丰富!西行取经之路,本就是“放下之路”,考验心性之路,可现在想来,纵然可以立地成佛,可是在某个寂静无人的深夜,他是否又会回忆起这段特殊的经历呢?
上一篇:有人说动画片或者电影前面加一个“新”字的往往是烂片,你认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