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麦茬花生需不需要培土?怎样防病害增加产量?
花生,土壤,作物麦茬花生需不需要培土?怎样防病害增加产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深耕结合改土
在适宜深耕的地块,冬前深耕50厘米,使生土与熟土混合。经过冬季冻融风化,加厚活土层,释放营养元素。同时,平整地面,挖高填低,使活土层一致。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结合深耕,撒施生石灰,每667米2使用40千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粘重土地,可结合深耕压沙改良,调节土层结构,改变土壤质地,调节土壤水、气、热的状态,利于花生生长。粘重土地压沙,每667米2可用10~15米3为宜。沙土地,每667米2可压粘土或淤泥20~25米3,协调土壤状态,达到利于花生生长的目的。
三、配方施肥
1、配方施肥的技术要求
(1)配方施肥的目标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吻合度达90%以上,其它参数指标化。
(2)要有稳定的增产效果,不同年度间其增产幅度是:高产田稳定在5%以上,中、低产田稳定在10%以上,并相应地提高花生的品质和化肥利用率。
(3)要根据不同土质、土壤肥力和不同品种类型合理施肥,逐步改进分析测试手段和计算手段,施肥数据定量化和半定量化。
(4)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投入量要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
(5)要有利于下茬轮作作物的生长发育。
2、配方施肥的基本技术--目标产量配方法
花生的产量形成要由土壤、肥料和根瘤菌供给养分,应根据这一原理计算肥料施用量。可以按土壤肥力决定目标产量,也可以按当地三年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5%~10%作为目标产量。该法又分为2种。
(1)养分平衡法。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再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求量:
肥料需求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 - 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式中: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
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
土壤养分测定值以毫克/千克表示,0.15是土壤耕层养分测定值换算成667米2土壤养分含量的系数。即一般把0~20厘米厚的土层看成植物营养层,该层每667米2土重为15万千克。土壤测定值换算成每667米2土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计算方法是:
150000(千克土)×1/1000000=0.15
校正系数:表示土壤测定值和作物产量的相关性。
校正系数=空白区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吸收养分量/土壤测定值×0.15
例如,某农户花生田每667米2的目标产量为300千克,测定土壤速效氮含量为60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为30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90毫克/千克,求需肥量。
需肥量为:
花生吸收养分(氮)量=0.05(每千克花生需氮量)×300=15(千克)
土壤供肥量=60×0.15×0.55(校正系数)=4.95(千克)
代入公式并折成尿素为:(15-4.95)/(0.46X0.50)=43.7(千克)
由于花生的氮素来源60%来自自身的根瘤固氮,故实际施氮量按计算所得的40%即可,即每667米2施尿素17.48千克即可。
同理可求出所需磷、钾肥量。
该法的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土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因为土壤养分处于 动态平衡中,还要通过试验取得校正系数来调整,而校正系数变异性大,很难准确。
(2)地力差减法。花生在不施肥下的产量称为空白田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来自土壤和根瘤菌固氮。根据花生产量由土壤生产和由肥料增产的原理,从目标产量中减去空白田产量,就是施肥所增的产量。肥料需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空白田产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例如,某农户花生田,每667米2空白田产量为150千克,目标产量为300千克。则每667米2应施尿素量为:尿素用量=0.05×(300-150)/0.46×0.50=32.6(千克)
按60%的氮素来自根瘤菌固氮,则实际每667米2应施尿素13.04千克。
每667米2应施过磷酸酸钙量为:
过磷酸钙用量=0.01×(300-150)/0.18×0.20=41.7(千克)
该法适用于无测试手段的地区。缺点是空白田的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也无法表达多种元素中某种元素的丰缺情况。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适时播种
覆膜可使5厘米处地温提高3~5℃,可比露地栽培早播7天左右。当膜下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山东省覆膜春花生适宜播种期,果播在4月上旬;米播的,鲁中南、鲁西南在4月中旬,胶东半岛和沿海地区在4月下旬播种为宜。播深3厘米。目前,生产中有抢墒早播的现象,如遇倒春寒,出苗率大大降低,造成很大损失。
麦套花生套种早晚,决定了小麦、花生两种作物共生期长短。套种早,共生期长。苗期,花生在不利的郁弊环境里生长,严重影响第一对侧枝的生长。套种较晚,花生茎部(胚轴)木质化程度较低,比较脆嫩,收麦时容易践踏折断,难保花生种植密度。据试验,鲁西南适宜套种期为5月20~25日,花生与小麦的共生期15~20天,每667米2产为383.8~390.5千克,较其它处理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近两年,由于收麦时大型机械作业,对花生苗毁坏较重,造成缺苗断垄。根据生产实际,既有利于机械收麦又保证花生全苗,可以把套种期提前3~10天,即在5月15~20日套种,花生小麦共生期延长到20~25天。收麦时,花生基部已充分木质化,主茎叶片6~7片,第二对侧枝长出1~2厘米,这时的花生苗耐人机踏轧,不易折断,有利于花生全苗。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适当增加株(穴)数,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目前,我国生产上推广的主要品种,在各花生产区,按照以下的密度种植,属于合理密植的范围。
(1)珍珠豆型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目前北方旱地春花生,种植花11、鲁花3号等品种,每667米2以12000~15000穴,高肥力有水浇条件春花生,每667米2以10000~12500穴,每穴2粒为宜。
(2)普通型和中间型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目前,北方各花生产区推广种植的鲁花4号、鲁花9号、鲁花10号、花17等品种,在中等肥力土壤种植,春花生以每667米28080~9230穴,每穴2粒为宜。麦田套种和夏直直播,每667米2以8888~10000穴,每穴2粒为宜。花37、徐州68-4、豫花1号等品种,在中等肥力土壤种植,每667米2以8080~8888穴,每穴2粒为宜。在高肥力土壤创高产,以每667米26896~7407穴,每穴2粒为宜。
五、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做到前促早发,中控稳长,后保不衰,是花生获得高产的保证。
1、清棵蹲苗
这是花生最具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当花生出齐苗后,用手将幼苗根际的浮土扒出,使两片子叶外露。花生的主要结果部位是第一对侧枝和第二对侧枝的茎部,特别是第一对侧枝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清棵的目的是使第一对侧枝早点露出地面,从而生长健壮,提高产量。根据调查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15%左右。
2、中耕培土
一般进行3次。第一次在苗期进行,这次中耕宜浅,防止茎部埋土过多,影响侧枝发育,只要疏松表土,把杂草除净即可;第二次中耕在根瘤形成期,这次中耕可稍深些,一般在6厘米左右;第三次中耕在花期,这次中耕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果针,中耕深度在5厘米左右。
上一篇:使家庭不安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