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预防香蕉黄叶病?
香蕉,黄叶,土壤怎么预防香蕉黄叶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蕉种植中最令蕉农头痛的就是香蕉黄叶病,香蕉老区的大多数地块已无法再继续种植,那到底什么是黄叶病?是不是凡是黄叶的都是黄叶病?香蕉黄叶真的是无药可救的癌症吗?
首先要区分是病菌引起的黄叶还是缺素黄叶,对于巴拿巴病要立即销毁和隔离处理,病菌引起的黄叶要对症下药,喷施针对性杀菌剂防治(如勒夫冠菌)。如果香蕉的许多黄叶并不是由病菌引起,而是因缺钙镁锌硼造成的,要针对性补充元素,注意:缺素症最重要的是在没有看到症状时预防,已发生缺素症时只能控制了。
我们对广东、海南等巴拿马病发病严重的香蕉区做了调查,土壤pH普遍都在4以下,在这样的土壤酸性环境下,巴拿马病当然会加剧发生。因此,调理土壤酸性是抑制巴拿马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了。传统土壤调酸的方法通过撒施石灰,实际上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石灰是微溶于水,需要大量施用才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使用不当还有可能造成烧根现象。反而经过我们在广东和海南的2年实践,用勒夫香蕉冲施肥冲施香蕉树,土地PH值明显改善、在香蕉苗期和蕾期各冲施1次,在香蕉老区取得了很好抑制巴拿马病的效果。
同时改善蕉园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烂根。调整施肥方案,减少酸性复合肥的使用,延缓土壤酸化,再通过叶片喷施勒夫液肥,增强蕉体抵抗力。我们的经验是施肥方案必须结合调酸方案才有较好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蕉黄叶病学术名称是巴拿马病又称镰刀菌枯萎病、香蕉黄叶病属维管束病害,是由病菌产生的毒素中毒所致,内部症状表现为假茎和球茎维管束黄色到褐色病变,呈斑点状或者是线状,后期贯穿成条形或块状。根部木质导管变为红棕色,一直延伸至球茎内,后变黑褐色而干枯,外部症状表现为黄叶,最后整株枯死。香蕉黄叶病多先发生在叶缘,后逐渐扩展到中肋,黄色部分与叶片深绿色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染病叶片很快倒垂枯萎,由黄变褐而干枯,形成一条枯干倒挂着枯萎的叶片。病原为镰刀菌属香蕉枯萎病菌,病菌从根部侵入导管,产生毒素,使维管束坏死。病菌在土壤中寄生时间长达几年甚至20年。多数发生在雨季,如管理不善,让水长时间浸泡会易发病菌感染,10~11月为发病高峰期。多菌灵等对该病和初发期使用非常有效,用法是用1000ppm多菌灵淋湿根区土壤 ,或是在球茎中央注射3毫升2%的多菌灵液,晚期就很难防治了,严重的都可能整片砍掉然后翻土消毒杀菌。所以种焦人都不会在同一块地种很多年的香蕉,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大面积的香蕉黄叶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蕉黄叶病是由于缺乏锌、镁等元素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在酸性土壤或连续种植香蕉园中发生较严重。香蕉迅速生长期(5~6月),正值多雨季节,地下水位上升,是该病的发病期。
香蕉茎叶全部回田,多施牛粪、饼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料和热性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施钾肥。香蕉是一种典型的高钾作物,其钾的需要量是氮的3倍以上。N、P、K的适宜比例是2:0.5:7;每666.7平方米用5~15公斤矿碱,或25~75公斤石灰渗水全园泼施,降低土壤酸性,减轻发病率;发病初期用0.3%硫酸锌、0.5%硫酸镁、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与丰产素或其他植物营养液配成混合液,于晴天下午3时后或阴天喷施全株。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后可使病株恢复正常,对尚未发病的植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常发病区,除根外喷施锌镁肥外,可于旺盛生长期(5~6月)用 0.3%硫酸锌加0.5%硫酸镁水溶液全园泼浇1~2次,能起到预防发病的效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