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有些16岁高中孩子脾气这么差,动不动就发脾气?该怎么办?
孩子,父母,家长为什么现在有些16岁高中孩子脾气这么差,动不动就发脾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现在有些16岁高中孩子脾气这么差,动不动就发脾气?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先聊聊“为什么16岁的高中孩子脾气差”的话题。
提出如此问题的父母,说明对孩子不同成长年龄段所呈现的性格差异不大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个性格叛逆期,分别是两岁左右——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儿童叛逆期、12岁以后——青春叛逆期,孩子是16岁的高中生,正值青春叛逆的中期。青春期之所以称为青春叛逆期,就是因为情绪易波动、行为无逻辑、言语动辄和父母冲突,给父母的感觉就是脾气极差。
具体原因如下:
生理变化。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期,身体急速生长发育,尤其是性的生理特征最为明显,荷尔蒙大量外泄,使得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种种“怪异”。人们的口头禅是:都是荷尔蒙惹得祸。
心理变化。由于神经和激素调节,身体迅速生长,新陈代谢旺盛,易兴奋、易冲动、易感情用事,难以静下来;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愿服输,爱表现自己;性意识开始萌动,对性知识发生兴趣,对异性产生好感。
父母的影响。有些父母的脾气就暴躁,尤其是教育孩子时,不是训斥就是打骂,以封建式的家长绝对权威,对待孩子一切采用暴力。在如些家庭教育的环境下,孩子耳濡目染、躬身体验,自然脾气就大。
父母教育、引导的差异。据儿童专家研究,孩子2一6岁或晚到12岁是立规拒、抑制任性的最佳窗口期。如果父母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就会在这个年龄段有意识地教育、引导、训练孩子的耐心、忍性的品格,抑制、化解孩子的任性、无理取闹等不良的习性。这类的孩子以后到了叛逆期性格、脾气,相对于那些没有经过父母有意识教育的孩子就要好很多,最起码让父母的感觉不会太明显。
当然,孩子脾气大,不排除父母客观的遗传因素和生理的疾病。
那父母该怎么办?
首先,父母要反思自己。应该多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作为父母的育儿素质,才能不错过教育、引导孩子的最佳窗口期。
其次,父母要理解、宽容孩子。要认识到孩子脾气极差是进入青春期叛逆的必然表现,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孩子发育正常、走向成熟的明证,所以对孩子的生气要给予理解、包容,不要计较。
再次,父母要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沉默。尤其是脾性不好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发脾气时要理智地克制自己,不要冲动地发脾气训斥、打骂孩子。记住,教育改变孩子要先从改变自身开始。
其四,以爱陪伴,永不放弃。尽管孩子良好习性养成的最佳窗口期是12岁之前,16岁的孩子要扭转显得有些迟,但迟只意味着改变起来较为困难,并不意味着孩子业已定型,不可再塑,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在育儿的道路持之以恒,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
其五,至于脾性太过严重的或由生理疾病引起的,不妨寻求专业人士辅导、医治。
结束语:培养孩子是父母的头等大事,教育引导并非易事,为人父母一定要清醒:光有爱是不行的,只靠努力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坚持学习育儿知识,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6岁高中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我们家长要改变方法,不能光关注孩子成绩,还要走进孩子心里,学会去理解、去关爱、去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理解中了解孩子真实情况
大多家长都认为,供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孩子就舒服了,就有心情学习了,就应把学习搞好了。
而对于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对同学与同学交往的改变和日常生活行为的变化,从来都不当回事。
以至于我们家长不了解孩子真实的一面,同孩子之日产生对立面,孩子认为家长偏面,家长认为孩子不懂事,互相产生讨厌,能性格好吗?能不发脾气吗?
家长一定要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生的变化,只有明白孩子心里想法,知道孩子需求,找到同孩子共同语言,让孩子同家长的距离拉近,认为家长能接受自己的一些观点,而不是凡事家长是对的。
二、关爱中找共同的语言
家长的失败就是与孩子没有共同的语言。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行为,孩子看不惯家长的所作所为。
以至于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难教育,孩子认为家长太垄断,要抵抗。家长釆取强硬办法,只能遇到孩子不顺从的脾气。
实际家长应多了解孩子要什么,不是吃喝穿的问题,不是要什么给什么的问题,而是孩子希望家长平等地同他交流,从自己真需要的地方关心,还要多听、多接受孩子的思想观点。
让孩子的思想观点能表达出来,有人在关注他的真实想法,给孩子认可感,孩子能相信父母,愿把自己的观点同父母分享。
三、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是重要的
孩子接触的人最多的还是父母,为什么孩子有问题、有想法都越来越不想同父母交流,就是父母从来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提出的见解。
以至于孩子有什么事都不想跟父母交流,把父母对孩子的一些教育、引导,孩子也表现出逆反心理,喜欢发脾气。
由于不能尊重,各自都产生心理负担,负担越重,脾气越不好。不是孩子脾气不好,是孩子太需要尊重了,16岁的孩子需要独立、见解,需要别人的尊重,不要认为“小屁孩”没什么大不了的。
家长一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做一个开明的家长,而不能成为差劲的家长,改变态度成为孩子相互尊重的大朋友。
总之,16岁的孩子大了,最需要家长了解他的心声,象朋友一样去理解、关爱、尊重他,相互信任,降低脾气。
(大家好!我是教育领域创作者,本文原创首发,欢迎关注留言交流,我会带给大家更多、更好人生教育问题方面分享。谢谢你的关注支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