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朱棣5次征伐蒙古,学者说已征服蒙古,为何瓦剌部落会崛起?
蒙古,明朝,鞑靼明朝朱棣5次征伐蒙古,学者说已征服蒙古,为何瓦剌部落会崛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朝朱棣5次征伐蒙古,学者说已征服蒙古,为何瓦剌部落会崛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棣也就是永乐大帝,他几次征伐蒙古是打的蒙古很是狼狈。但他还是和以前的汉朝一样,完成了打击但没有真的占领和统治。更没有将中原文明带入蒙古,没有行程文化融合。草原是什么样的社会?放下武器放羊拿起武器征战。而永乐使用的是平衡之道,就是打压强大的而扶植弱小的。而瓦刺就是很聪明的,先是明目的和朱棣对抗。被狠狠教训以后就开始抱住大腿,慢慢发展。这也就有了紧紧隔了两代猎人和猎物就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土木堡也就成为了一个结果,如果当时永乐选择筑城。融入文化,更好的团结事情的结果也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农民起义军后,统一了长江以南地区,这为他攻打元朝奠定了基础,在常遇春、徐达、以及蓝玉等大将的打击之下,元朝被迫退出中原,回到蒙古大草原,回到了他们起家的地方,由于继承人的问题,他们发生内讧,曾经强大的元朝分裂为鞑靼和瓦剌。
燕王朱棣的封地在北平,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其经常能与蒙古接触,深深感受到蒙古人对国家的威胁。所以在政变之后,他取得了国家政权,为了显示抗击蒙古的决心,依然将首都迁到了北平,成就了“天子守国门”的佳话。在朱棣平稳国内局面之后,先后五次攻打蒙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为什么二十多年后瓦剌就迅速崛起,并俘虏了明英宗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明朝国力有限,难以支撑持久的战争。在元朝统治时候,统治者对基层民众的压迫达到了极致,大量圈地放牧,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供统治者挥霍,基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之后不统一的农民起义军为了壮大自己,互相之间攻伐,社会经济已到崩溃边缘。虽说朱元璋在位期间,与民休息,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多年的战争给社会留下了创伤,难以短时间恢复。
二是蒙古高原地域辽阔,部落众多且分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所以他们时而聚拢,时而分散。在面对明朝大军的围剿时,他们可以化整为零,依靠强大的机动性逃出生天。朱棣在位期间并未统一西域,难以对蒙古部落进行分割包围,进而彻底解决后患。
三是朱棣的战争策略出现了问题。明朝国力有限,难以进行持续战争,朱棣只能在策略上下功夫,扶植了兀良哈三卫,在鞑靼、瓦剌三者之间玩平衡,让他们互相攻打,减弱他们的实力。三者之中谁的实力变强,朱棣就发兵攻打,当时鞑靼实力强大,朱棣就多次攻打鞑靼,最终降伏鞑靼,保持他们之间的平衡。随着明朝实力的衰退,这种策略已得不到强大武力的支撑,就留下了隐患。而瓦剌距离明朝较远,得到喘息的机会,逐渐强大起来。在打败鞑靼,收服兀良哈三卫后,就顺势南下,攻打明朝,而明朝此时奸臣当道,太监掌权,最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的苦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棣确实已经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打残废了。瓦刺部落会崛起应该是托了明朝官僚集团的福。没有任何人会认为瓦刺会是大明的威胁,他们希望蒙古能壮大一点,安定一点,人口多一点,和明朝多做一点生意,没有任何人希望严重打击蒙古。好不容易建立的贸易渠道,说破坏就破坏?也就是历史上常见的“玩敌养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短暂的臣服只有在政治上有意义,缺少实际的控制手段,永远无法真正的驯服北方游牧部族。古代社会,在社会组织和武器技术上,农耕民族对于游牧部族只是领先却没有代纪的碾压。永远都是陷于征服-叛乱的循环。一旦大一统的农耕文明遇到危机,游牧部族就容易南下入侵甚至入主中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棣对蒙古和周边实施怀柔政策,平衡蒙古各部,不让任何一支壮大威胁明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初征讨的是成吉思汗系的东蒙古人而瓦剌蒙古人是来自贝加尔湖东岸泰加森林部落的卫拉特人一六一三年卫拉特部分为四部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土尔乎特部以及和硕特部
上一篇:国产剧里的穿帮情节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