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几乎每天都会提醒自己家孩子说家里怎么怎么困难,让孩子好好工作,挣钱。这样对吗?
孩子,父母,家里父母几乎每天都会提醒自己家孩子说家里怎么怎么困难,让孩子好好工作,挣钱。这样对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学毕业之前,没穿过超过一百元的衣服。一直没恋爱。遇到喜欢自己的人,可以逃避。因为我的内心太忐忑了,我觉得自己很穷,没资格谈情说爱。毕业之后,当我一个月能赚7-8000的时候,我依旧觉得自己很穷,舍不得花钱。
买衣服首先看的不是喜不喜欢,而是多少钱,一直都买一些便宜货。而且一直觉得自己眼光不好,买的衣服不好看。
后来,结婚生子之后,朋友和老公都说,你要对自己好一点儿。看到我买便宜的衣服回来,老公说,你要买一些好衣服。从一开始纠结摸索选不适合自己的衣服,到现在老公说我品位可以了,天知道,我经历了一个怎样漫长的过程。
当我们的账户上有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的时候,我仍旧觉得自己很穷。做事情底气不足,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很多美好。所以,我内心对穷的恐惧,和本身有多少钱无关,而是在很小的年纪里,承受了不该我承受的东西。
而我哥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在他能够支配金钱之后,肆意挥霍。
家里条件如何,孩子能感受到,不要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她作为一个正常人去努力,而不是负重前行。
那种内心坦荡踏实,无所畏惧的心态,真的是最好的状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大家都说父母不对,这个题目不是让孩子好好工作吗,这里的孩子其实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工作也可以挣钱的人了。
那这里的父母其实年龄已经比较大了,每天唠叨肯定是心里有事,只能在孩子面前唠叨,也许家里遇到了困难,也许担心孩子没钱就没法成家,父母有这种焦虑从理论上来讲是不对的,但是从情理上讲也很正常啊。
所以,我的观点是:情理上要充分理解父母,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温暖。但是,从个人的发展上,要理性客观,不要被父母的唠叨所左右,毕竟,父母希望的是你比他们强,你要做的就是定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不能冒进,但也不要偷懒。
为人子女,要孝,这世上,能无私对你的恐怕就是你的父母了,当了父母,就发现父母恩,这一辈子是报答不了了,所以,听听他们唠叨两句,没事多跟他们聊聊天,多陪陪他们,这比起他们对你的付出真不算什么。
不要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去苛求自己的父母,他们那一代人确实没有学习过那么多的教育理念,也有可能确实对我们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伤害,但是,他们是真的爱我们,所以,这就够了,还想要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来谈谈父母的出发点,一般父母的本意是:我们家里穷,你要靠自己,家里的现状,意味着没有资源、背景和条件能帮到你。所以你要靠自身努力,不要有依赖的想法。其次,你要体谅父母的苦衷,不要让父母失望。为了拉扯你,我们紧衣缩食、吃苦受罪,为的是你有一个好的前程,不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
这就是天底下所有父母,向子女倒苦水时的初衷。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子女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能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因为中国的教育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传承!我这一代未了的心愿,希望后代人能圆满。我这一代总结出的处世和谋生之道,希望子孙能继承和发扬。
但是父母长此以往不断的给孩子说这些话,向孩子传递这种焦虑的情绪,对孩子危害很大,可能会导致因为物质贫穷而导致精神贫穷,致使人格的自我矮化。因为穷就觉得低人一等,难以获得建立勇敢自信这种宝贵的人格品质,进而产生自卑胆怯导致更为严重的人格贫穷。
父母这种长期的言语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孩子疏远、埋怨父母,进而出现无法修复的亲子关系。
所以说,不是父母不能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情况,而是养讲究方式方法,这种过于强硬、过于强调的方式可能并不会利于事情的发展。
所以一般建议如果孩子不是叛逆、不听话、不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不需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好的教育应该是就算是家里困难孩子也会觉得精神上很富有,觉得家庭很有爱,自己想改变现状并且想为父母带来好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记得知乎上有个问题,应该是个一个孩子的提问,问题是:父母总是教育自己好好学习就够了,不要和别人比吃穿。
这个问题和你提出的问题虽然不太一样,但是都透露着孩子内心的不满和无奈。
说心里话,我自己也觉得这个问题是我提出来的呢,因为我求学的时候,家庭情况也不好,父母都是靠很艰辛的劳动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有时候,父母也会唠叨自己如何辛苦,不容易之类的话。
好在我和我的姐妹们都是懂事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主动帮家里做家务,力所能及的减轻家庭的负担。
现在长大了,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总是跟孩子说自己辛苦,家庭经济不好,其实是想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劳和不容易,甚至希望以此来激励孩子奋发图强。
但是,不能否认,父母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也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无形中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大的压力。
作为孩子呢,其实内心是非常明白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的,不需要父母一遍一遍的提醒,那份重重的压力都已经感受的很深了,因此,父母一次次的诉说,提醒,难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我自己有一个感受,可以分享给你:
当孩子自己有能力让自己过的好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放心,自然不会一遍一遍的唠叨,牵挂。
上一篇:留学生不懂汉语真的可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