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全真七子武功平平,为何在江湖上名声如此威望?
武功,全真,七子全真七子武功平平,为何在江湖上名声如此威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崂山《太清宫志》中记载““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长春……七真来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
宋庆元元年乙卯年(即1195年)宋宁宗即位, 在韩侂胄集团的策划下,朝廷将朱熹、赵汝愚等人罢官罢相,下令禁止道学,定理学为伪学,史称“庆元党禁”。其时丘处机47岁,正在金国的土地上传道,并来到了崂山,《太清宫志》:邱祖住未久,留诗二十一首,偕其道侣西去。今天太清宫三皇殿之后的巨石上刻有丘处机的石刻十首。
下面就是丘处机的十首绝句:
烟岚初到上清宫,晓色依稀途径通。才到下方人未食,坐观山海一鸿(蒙)。
云烟惨淡雨霏微,石洞留人不放归。应是洞天相顾念,一生嗟我到来稀。
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
松风涧水两清幽,尽日清音夜不收。野鹤时来应不倦,闲人欲去更相留。
溪深石大松更多,郁郁苍苍道气和。不是历年樵采众,浮云蔽日满岩阿。
贯世高名共切云,游山上士独离群。仙乡贵重三茅客,仕族尊荣万石君。
西天仰视刺天高,山上仙人种碧桃。桃熟几番人世换,洞中秦女体生毛。
清歌窈袅步虚齐,月下高吟风舞低。谈笑不干浮世事,相将直达九天西。
烟霞紫翠白云高,洞府群仙醉碧桃。鼓透碧岩雷震骇,满山禽兽尽呼号。
道力神工不可言,生成万化独起然。大山海岳知轻重,没底空浮万万年。
庚寅年十一月上石。”
庚寅年为公元1230年,距题诗已30余年。 “烟岚初到上清宫”写的似乎是上清宫,却被道士刻在了下清宫(又名太清宫) ,此处不可不知。
2、第二次1208年 牢山与鳌山
崂山的原名叫做牢山,丘处机第二次来崂山时觉得“牢山”此名不佳,遂改名为“鳌山”。不过我们今天说的有鳌山卫、鳌山湾专指今天的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办事处地域,青岛的蓝色硅谷园区就在这里,山东大学的青岛校区也在这,11号线轻轨穿山临海,房价也差不多2万了。
这之前的1206年宋金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3年战争以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失败告终,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订立嘉定和议,仍然是割地赔款,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称谓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多加一笔,开禧北伐的大力拥护者辛弃疾在前一年(1207年)病逝,辛弃疾比丘处机大8岁。
1208年, 丘处机已经六十岁,由莱阳永真观入崂,在白龙洞额留有刻诗20首。诗中称崂山为“鳌山”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
道祖二宫南镇海,王明二崮北当途。知是物外仙游境,不向人间作画图。
初观山色有无时,十日迁延尚未之。咫尺洞天行不到,空余吟咏满囊诗。
浮烟积翠远山城,叠峰层峦簇画屏。造物建标东枕海,云舒霞卷日冥冥。
三围大海一平田,下镇金鳌上接天。日夜潮头风辊雪,彩霞深处有飞仙。
松岩霞窟瑞烟轻,洞府沉沉气象清。怪石乱峰谁变化,亘古开辟自天成。
重岗复岭势崔嵬,照眼云山翠作堆。路转山腰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
佳山福地隐仙灵,万壑千山销洞庭。造化不教当大路,为嫌人世苦膻腥。
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
因持翰墨写形容,陟彼高岗二十重。南出巨峰千万叠,一层崖上一层峰。
修真恰似上山劳,脚脚难移步步高。若不志心生退怠,直趋天上摘蟠桃。
白发苍颜未了仙,游山玩水且留连。不嫌天上多宫府,只恐人间有俗缘。
修真野客非才子,行到仙山亦有诗。只欲洞天观晓日,不劳云雨待清词。
四更山吐月犹斜,直上东峰看朝霞。日色丽天明照海,金光射目眼生花。
鳌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红。浩渺碧波千万里,尽成金色满山东。
洞府仙名唤老君,神清气爽独超群。凭高俯视临沧海,守静安闲对白云。
华盖真人上碧霄,道山从此蔚清标。至今绝壁幽岩下,尚有群仙听海潮。
山川都属道生涯,万象森罗共一家。不是圣贤潜制御,安能天地久光华。
可叹巍巍造物功,山海大地立虚空。八荒四海知多少,尽在含元一气中。
泰和戊辰三月□日栖岩洞主紫悟真(上石),刊石野人王志心、刘志宽。
3、第三次1209年
1209年,已经61岁的丘处机第三次登上崂山,在南天门上做了一次法事活动,此处三面环海景色怡人,老道长心旷神怡作了《青玉案》一首,也被刻石留念:
乘舟共赴烟霞侣,策荆杖、寻高步,只上孤峰尖险处。长吟法曲,浩歌幽韵,响遏行云住。
凭高目断周四顾,万壑千岩下无数。匝地洪波吞岛屿。三山不见,九霄凝望,似入均天去。
在《青玉案》旁边还刻有十首绝句:
醮罢归来访道山,山深路僻海湾环。掉船即向波涛看,化出蓬莱杳霭间。
群峰峭拔下临渊,绝顶孤高上倚天。沧海古今吞日月,碧山朝夕起云烟。
青山本是道人家,况此仙山近海涯。海阔山高无秽浊,云深地僻转清嘉。
怪石嵌空自化成,千奇万状不能名。断崖绝壁无人到,日夜时闻仙乐声。
晓日朦胧渐起云,山光惨淡不全真。直须更上山头看,似驾天风出世尘。
海上观山势转雄,清高突兀倚虚空。朝昏磊落生云气,变化皆由造物功。
重重叠叠互相遮,簇簇攒攒竟斗嘉。眼前清凉心地爽,神仙自古好生涯。
巨石森森岭上排,巅峰岌岌到无阶。三秋水冻层冰结,九夏云寒叠嶂霾。
五岳曾经四岳游,群山未必可相俦。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
陕右名高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
此诗镌于上清宫玉皇殿西墙外之混元石上,诗末刻“至正九年石匠张伯川、吕直卿”。元至正九年为1349年,邱处机已经逝去100多年。从这十首诗的内容来看,写的好像是太清宫。来过崂山的都知道,上清宫在山上,太清宫在海边,“掉船即向波涛看,化出蓬莱杳霭间”、 “海上观山势转雄,清高突兀倚虚空。”明显不是指山里。不知道元朝的道士们怎么搞的?
甘露泉
去年受诗词学会慕陶公老先生邀请,老街和诗友一起游览了崂山支脉的二龙山。遥望泉水依山蜿蜒而下,在山腰间形成两处湖泊,美其名曰:塘子。山水间松竹掩映之下坐落一处道观,名为:塘子观。
观前竹林中有松雪道人赵孟頫石刻“世外别墅”,竹林中有一卧石题有“清风”,观后石崖之下有一甘泉,旁有石刻“甘露”, 莫陶公出生于此地,告知我此二处均为丘处机题字。老街曾经作五律一首以记此事:
不知塘子观,幸识慕陶公。松雪流连久,长春独坐空。藤墙隐甘露,竹径卧清风。顾影飞流下,何当学钓翁?
结语
丘处机第三次登崂山后6年,即1215年,蒙古铁骑攻克金国首都燕京。1216年,金宣宗下诏召丘处机赴汴梁,丘处机推辞未往。1219年宋宁宗敦请丘处机赴临安,丘处机仍旧推辞。
1220年73岁的丘处机北上去燕京见成吉思汗,并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因蒙古西征遂于1221年西行万里去阿富汗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并1223年辞行回到燕京。1227年农历7月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一个月后铁木真去世。7年以后,1234年金国灭国,42年后,南宋覆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