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物理是中游的学生,选择物理赋分后容易吃亏吗?
组合,物理,专业物理是中游的学生,选择物理赋分后容易吃亏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物理是中游的学生,选择物理赋分后容易吃亏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的实施也给高中和高校带来了深度的思考。
一、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最高的科目,达到了91%的覆盖率。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最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技术,物理列倒数第三位。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分数,填报三本专业”的现象,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给搞高校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选科要求选拔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会促进高校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吸引力,整体提高学校实力。
2、挑战:首先是确定+1的录取科目很麻烦。从2017年录取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确定“三门选考科目,一门符合即可”的专业对口方案。结果却出现了选考专业与录取专业“错位”的情况。如高校物理学专业要求是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而学生只要三门选课中只要有化学就可以录取,那物理怎么学呢?这会给高校教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挑战。但是,如果科目限定必须选物理,则高校可能会面临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少,造成生源不足,或者是造成录取分数大段下降。
三、新高考 3+1+2如何选科
1、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 艺术专业、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②历史+政治+生物: 日语、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③历史+化学+地理: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很差,而文科特别优秀的学生是最佳选择。
④历史+地理+生物: 日语、体育、医学类普通生。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很大。 Q: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不推荐的理由: A: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2、选报物理学科组合:
①物理+化学+政治: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阶段参考科目未选择政治的话,大约会存在1-2年的知识断档期,直接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这类学生属于学霸级别的。
②物理+政治+地理: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以下几类考生比较适合物理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③物理+生物+地理: 可报专业99%。选择者往往是物理成绩优异(成绩上)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理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科目相对最为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相比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四、高考3十3科目怎么搭配最好
1.高考改革后3十3如何选择专业
推荐的最佳组合就是选择生物、化学和历史,因为选择这三各科目我们可以报考的专业非常的多,在高考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受到专业的限制的就会少一些,很多大学的在新高考之后,最科目的都是有要求的,所以最好不要选择全是文科和全是理科,要文理搭配,这样对自己以后报考志愿的选择专业帮助很大。
还有一种组合就是化学、政治、历史这个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也非常多,如果你喜欢文科的话,刚好选择这个组合,因为化学也算是一半的文科,所以你学习起来会更加的容易一点,而且在毕业的时候,可供选择的专业还会多一些。
其实选择化学、历史、地理这个组合也完全可以,既避开了最难学的,可以报考的专业又多,而选择物理、化学、历史这个组合,其实可以选择的专更多,但是这个组合的考试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这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方法,一般要求物理成绩的专业,都是一些理科专业,而且专业也不错,所以如果选择这个组合,一定要看自己适不适合。
五、赋分制的优点
1.抹平学科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比较学生差异时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高考若改成了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以一个例子说明: 某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的科目是物理。现在有两个考生,甲同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乙同学为物理、历史、地理。假设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较低,而化学难度很高。比较卷面分数的话,选了化学甲同学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持考试公平,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2.抹平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赋分制与原始分的区别 ——原始分,重点在分数 现行的8省新高考就是采用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终成绩就是多少分(分值范围为0~750分)。通过对全省考生高考分数(个别学生加上政策加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考生所在的排名位次。 从教育测量学观点看,它的优点是直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观表明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或位次)的高低。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 采用原始分计算,中等学校也能招到好学生,学校之间的差距就能缩小,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公平竞争,但是也可能会发生同一分数的人扎堆,高校录取工作变难的情况。 采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即大文大理时代,在控制这一变量之后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筛选考生是能体现教育公平的。但是当考生考生内容不一致(变量不一致)的时候,采用原始分就使考生之间变得没有可比性,失去了筛选的意义。所以相对于原始分,3+3模式采用赋分制更加科学,公平。
上一篇:关注蒙华铁路进展!蒙华铁路荆州东站通信、供电工程正有序推进,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