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一种说法叫“执笔无定法”,学书法有正确姿势吗?
书法,姿势,方法有一种说法叫“执笔无定法”,学书法有正确姿势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到底谁说的对呢?欧阳询,苏试都是大书法家,字又写的如此漂亮说的当然都有道理。其实执笔方式也要根据书写的字形大小,书写的书体,书写的风格的不同,执笔的方式也不同。
现今被大多书家认可执笔方式是“五字执笔法”,是用撅、押、钩、格、抵,五个字来说明每个手指的执笔姿势和作用。
撅,执笔时姆指要斜而仰地紧贴笔管,力由内向外。
押,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的出力,贴住笔管外方,力由外向内和姆指内外配合,控制住笔官。
钩,中指的第一节弯曲如钩地勾着笔管外方,配合食指加强力量。
格,用无名指背甲肉相连处从内向外顶住笔管。
抵,小指紧贴无名指,助一把力,顶住中指向内的压力,但小指不要碰着笔管和掌心。
五指就这样控制住笔管,既有牢固力又感到自然轻松。执笔方式也是要靠长年累月的练习和体会自然形成的,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执笔-----以”五指执笔法“为例
初学书法现常以“五指执笔法”为主,但不代表除五指执笔法之外的执笔法都是错误的,苏轼曾经说道:“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只要使掌部虚而宽即可,所以以后见到不一样的执笔方法不要就全盘否定别人的书法,要记住执笔法是为了执笔,而不要执念这个问题,但对于学习之初以“五指执笔法”作为执笔方法,这也是历史发展得来的最适合的方法。
唐代书法家韩方明曾经在《授笔要说》中提到“五指执笔法”的益处:“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
此句前指出”单苞法“的缺点力不足而无神气,点画所作不当,后句指出”五指执笔法“的使用特点需腕平、掌虚、指实。
“单苞法”
后元代书法家陈绎曾的《翰林要诀》中对“五指执笔法”的执法已经动作进行了细致的说明。
“第一 执笔法 擫 大指骨下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钩。
捺 食指著中节旁。此上两指主力。
钩 中指著指尖钩笔下。
揭 名指著指外爪肉际揭笔上。
抵 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 中指钩笔,名指拒定。此上二指主运转。
导 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 小指送名指过左。 此上一指主来往。
这是其对“五指执笔法的”的执笔方式细节说明,其中手指顺序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前五者为握笔方式,后三者为具体方向动作负责手指说明。
”五指执笔法“又称”拨镫法“
执笔要领
在上面的唐代书法家韩方明曾经在《授笔要说》中说到三则要素分别为平腕、掌虚以及指实。
其实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也在其后说到执笔要素:“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其中管欲直与腕平为同等意义,腕平则管直,心欲圆为笔心要圆,意思为笔的主锋要圆。心欲圆为用笔方面的问题,在此不再谈。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其书法论《笔法决》中对这三点要素做了说明,道:“大抵腕竖(腕平)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宜。”
腕平:平腕的目的是为了正锋,锋为竖,则四面可行笔势。
实指:指力均平,其中力的作用并非是给笔管以力,古人在这方面也作书论加以说明过,其中唐代林蕴在《拨镫序》中道:”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指实指的不是紧握笔管,而是要不紧不松,其原因有三:一为力于锋,气力应用于笔锋,作用在书法技法中;二为手指活,如手指去紧握笔管,则手指不能灵活运用,则书写出的线条亦不灵活;三则为腕不死,此因由于指死会带动手筋,连动腕部一起僵硬,则腕部也无法灵活运用。
掌虚:掌虚是为了手指的运用方便,此要素林蕴在《拨镫序》也有说道:”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意思为掌虚,所以指头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运动,上下东西的运动都不会有什么阻挡。
作用力要领
在上诉中说道,指实不是对笔管紧握用力,而是气力于下,除了指部的错误用力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用力,那就是常见腕部抵桌书写,错误的将腕部当做支点,力量向下,这样所做的缺点有二:一为腕部无法活动,促使一些笔法无法正常产生其运动轨迹,二为错误的用力方式将大部分气力转移到腕部,促使书写线条疲软多肉。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因为不经意间的错误将其进行到底,后知后觉,肌肉记忆性习惯会很难改正。
喜欢的朋友点赞、评论加关注,爱你哟,宝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说绝对有,但是,作为技法基本功之一,哪种执笔法更有优点,功能性最佳,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如今,书法已经成为一门艺术专业学科。从技术层面,或艺术层面,综合分析,执笔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运笔法动作能不能正常有效的施展,关系到书写技巧充分发挥,对书写质量与效果,以及训练效率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古今执笔法有很多种,如单勾法、双勾法、拨灯法、五字执笔法……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各有优缺点和局限性。
随着历史发展,书写环境的变化,导致古人、今人书写状态不尽相同,由此,有些执笔法不适合当代人使用了,所以,不能生搬硬套。
常见很多初学者,在日课训练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写不像、进展慢、周期长等不良反应,即所谓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不正确造成的!很多笔法因此作错。
遗憾的是,执笔法是前提条件,它的重要性,在众多人心目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在坚持“把笔无定法”歪理邪说,分明是自讨苦吃。
我曾经对古今各种各样的执笔法,进行过深入研究。通过不同书体,大小不一的字体,以及水平面、垂直面和不同载体材料上,作了大量的书写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王羲之的拨灯法,陆希声的五字法,是比较好的。
上一篇:章子欣的父亲明知两陌生人带走孩子,为何不第一时间回家?另外为何删除一些聊天记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