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们都不想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啃老族,我们该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孩子,自己的,父母我们都不想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啃老族,我们该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都必须拥有一技之长来向社会争取自己的生存资源。若不能自主得到社会资源,年轻人就不得不依靠父母来生活。我们在教育中如何做呢?这点很明白,就是通过父母、学校、社会对孩子学习的监督,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促成孩子终身学习的形成,最终形成自己谋生的手段。
3.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这条是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是社会“菜鸟”,最忌讳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非本专业工作不做”的思想。这两种最易形成找不到工作,从而对找工作形成恐惧,造成赋闲在家的残酷事实。那么该怎么办呢?还是那句话,先就业再择业。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明确孩子的独立意识。必须让他们清楚自己以后要靠自己,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其次,平时要以身作则。对待老人不要啃老,靠自己自力更生,尊老爱幼。
最后,明确孩子的成长目标。有了具体的理想,孩子就会有积极性,主动性,会更好的努力奋斗。
总之,全面发展,齐抓共管,会更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教授小孩不同的生活意识、个人思维、人生态度、个人能力。
只有在长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中,让小孩在到达独立的年纪,自己能自力更生,创造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不管家长是否有能力让小孩啃老,都应该让小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上为个人观点,大家帮忙改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当啃老族。但怎样教育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重点是家庭教育,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不要让孩子不劳而获,要他有付出才有收获!更不能娇生惯养,听之任之。多鼓励少批评,一旦犯错误,就要他受到应该承担的后果。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孝敬父母,率先垂范。如此的耳熏目染,久而久之对孩子形成思维定势。其次要让孩子有一技之长的谋生手段与正确的人生观,才不好吃懒做或超级消费,无端攀比。才能承担应有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才有荣辱感,才能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你觉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应当为子谋长远,千万不要只看见眼前的利益。不要经常把“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什么也不用操心!”挂在嘴边,学习绝不是全部。
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用无条件的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包容他们,理解他们,不是严厉的管束,不是喋喋不休的唠叨,不耻笑他们的失败,不介意他们偶尔的偷懒。在他们高兴时发自内心的与他们一起快乐,在他们伤心时搂住他们肩膀默默地陪伴,在他们成功时由衷为之骄傲,在他们失败时永远给之可靠的臂膀。
孩子就会真心的爱你,她会信心满满,目光澄澈。因为有你的爱滋养,他不会凄惶不安,她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世界的考验和挑战,他会自动的追逐光明,欣赏爱与美,她也不会畏惧黑暗,因为你的爱给了她足够的能量。
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内在的动力,这个动力非爱与陪伴不能给与。
所以给与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就是“爱的教育”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让孩子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些家长太疼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想尝试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书包、帮妈妈做点家务等等一些事情,都被家长阻止了。
有的家长嫌孩子慢吞吞的,碍手碍脚的,还不如自己来的利落;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现在不让他做,等他大了再让他做;有的家长就是单纯的舍不得让孩子去做,认为他只是个孩子,只要吃好玩好就可以了。
等到孩子大了,可以做的时候,因为从小都没做过这些,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性,家长怎么叫都叫不动了,再加上孩子学业繁重,作业都能把孩子压垮了,这些不做就算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孩子小的时候,不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包办一切,长大了,他能突然会做所有的事情吗?因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他会有挫败感的,压根就不愿意去做那些让他感到挫败的事情,既然父母从小就包办了,那就包办的更彻底一点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嘛,包办一辈子吧!
上一篇:癌细胞是如何生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