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戏曲界影响力最大的演员是谁?
梅兰芳,京剧,演员你认为,戏曲界影响力最大的演员是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艺术成就、社会名望、业界地位、影响力、社会贡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真正伟大艺家,是革命样板戏中约名角,样板戏既传了历史文化,又充份展现当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对后辈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使后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戏曲界各个戏种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戏曲大师和优秀演员,但能称“伟大”的演员是少之又少,德,才,艺三全,爱国,高风亮节,民族气节至上,纵观戏曲界非豫剧演员常香玉大师莫属,抗美援朝义捐“香玉”号战斗机一驾,获毛主席,周总理多次接见并称香玉大师为爱国的人民艺术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梅兰芳大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京剧演员梅兰芳当之无愧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擅长反串,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是整个戏曲界的话,而且按照题主设置的这几个方面来回答,我相信没有人能超过梅兰芳先生了。
第一,按照剧种来看。
虽然我国有很多传统戏曲剧种,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清末一直到现在,京剧就是传统戏曲界的扛把子,带头大哥。由于受到了官方的青睐,上行下效也好,硬性推广也罢,京剧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这里并不是贬低其他优秀剧种和其他剧种的大师,像影响力巨大的豫剧,还有近几年复兴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以及其他各个剧种,都产生过非常出色的大师。但是剧种的全国普及度以及普及范围跟京剧还有有差别的。
第二,按照梅先生的资历和艺术贡献来看。
京剧走红初期,我们所熟知的都是老生演员。那时候京剧各个剧社领衔主演都是老生演员。比如京剧老生前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后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这都是老生行当里乃至整个京剧界最顶尖的人物。在这个时间段里,没有一个旦角演员可以和这些老生演员比肩。旦角演员都是给老生演员演配角的。
在这些老生演员去世后,一段时间内,像前后四大须生等人正在倒仓修养或者科班学习过程中,四大名旦中的其他几位也正在学习过程中,老一代的旦角演员也纷纷谢幕,以王凤卿为代表的一代老生演员不是很给力。这时候,梅先生横空出世,几乎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整个旦角行当的地位,旦角终于发展成了一个可以比肩老生的行当。旦角演员开始了挑班之路。这时候,能跟梅先生正面硬刚的只有“国剧宗师”杨小楼。后来,余叔岩先生复出,三个人并称京剧“三大贤”。梅先生还是除谭鑫培以外,另一个被称为“伶界大王”的人。梅先生还是第一个出国演出的京剧艺术家,在美国刮起了一阵梅旋风。而且,自己也被授予了荣誉博士学位。
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艺术,是非常完美的体系,有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美誉。梅先生的艺术,是中正平和的艺术,是大方美观的艺术,是没有瑕疵的艺术。现在所有学旦角艺术的人,都要用梅派艺术来打基础,打好基础后再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学其他流派。其他流派的艺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其实它们所谓的特点就是他们的不足。梅派艺术是没有不足的,也就是没有特点,无懈可击就是它的特点,学这个流派不会学出毛病来。
第三,从梅先生的社会贡献来看。
在梅先生出现以前,戏曲旦角男演员是被人瞧不起的。一个是那时候有相公堂子难道(就是男妓,卖屁股的),里边就有男旦演员,甚至梅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就从事过这个行业。第二个是那时候舞台上经常演一些粉戏,就是现在的打擦边球的相当于三级片的低俗的戏曲,利用男旦演员的色相去吸引观众。在梅先生出现以后致力于改革,首先,摒弃了上述两个不良的传统,然后积极的向当时的进步文人请教,改良不好的戏曲。其代表作《贵妃醉酒》原先就是粉戏,可经过梅先生改良以后,变成了一出高雅的剧目。整个旦角行当在社会上不良的印象渐渐的被消除了。
上一篇:大家希望看到梅西一场比赛传几个精妙传球,队友一个没进,还是梅西捡漏打进一个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