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大宋少年志》融合了“少年气”和“国家情”,你能举例子吗?
少年,大宋,国家有人说《大宋少年志》融合了“少年气”和“国家情”,你能举例子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大宋少年志》融合了“少年气”和“国家情”,你能举例子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朝算了吧!总是被欺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宋少年志》中塑造的一众角色性格鲜明、极具张力,在凸显人物优点的同时也没有掩饰不足,通过众多维度,呈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立体的少年形象。《大宋少年志》所刻画的,每个人的成长殊途同归,而该剧之所以打动观众,除了有少年们的热血成长史带来的共鸣外,还有贯穿全剧的家国情怀所带来的感动。《大宋少年志》在描绘家国情义的时候,没有选择刻板的枯燥说教,而是将轻松的青春语体绽放在更宏大的国家语境中,通过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的完美融合,非但不跳跃割裂,还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也更具有感染力。
比如,元仲辛最初选择加入秘阁是为了营救大哥,对待任务并不上心,而后为了守护朋友和周全,虽不情愿但依旧尽力完成了任务,同时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少年,早在朋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开始懂得不光是为了小家,也要有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战的意志;赵简、王宽、韦衙内、小景皆出身贵族,虽从小锦衣玉食,有着大好前程,但懂得居安思危,始终不忘保家卫国之志,即使道路险阻,依旧选择并肩前行,为和平而战;薛映出身底层,冰冷凶狠的外表下藏着爱国之心,坚信士兵就该在前线保卫疆土,击退外军,“秘阁”则给了其另外一种方式来守卫国家之安全。
在数次明争暗斗中,“第七斋”少年们不断成长,借助团队的力量和彼此的信任,无数次出生入死,但始终不改赤诚之心和爱国情怀。尤其是在经历过生命危险、被互相间离、或兄弟相残、或父子殊途等险境后,少年们非但没有退缩,反倒愈发明白世间和平之珍贵,守护国家民族利益之重要,更加强化自己的使命感,立志用热血以及生命的代价消除大宋面临灾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的不说,那句“有幸报国,不负少年”真的很燃,并且也是说到做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