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南崛起西北也要跟上,兰州如何重回当年高光时刻?
兰州,地铁,城市西南崛起西北也要跟上,兰州如何重回当年高光时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西南崛起西北也要跟上,兰州如何重回当年高光时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省加大所有的基础道路超前规划建设!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要宽高品质绿化!省道国道乡村道路都的有停车带及服务区!全省要山坡全覆盖植树造林!全省的每个乡镇及城市都的建设一个人工湖!全省的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要全面加大投资软硬件建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兰州地铁建设的尴尬显示了这座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大城市当下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更进一步,其实东西差距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最主要的矛盾。
近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通试运营,兰州正式驶入“地铁时代”。这条地铁让兰州市民等了好久,但在这一“高光时刻”,兰州却难掩现实尴尬——根据新的国家政策,在其一号线和在建的二号线之后,兰州不具有申报新的地铁线路的资格。
地铁被看做是现代城市的一个标志,兰州地铁建设的尴尬显示了这座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大城市当下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更进一步,也显示在人们热议南北方差距之际,其实东西差距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最主要的矛盾。其实兰州地铁规划建设启动并不晚,早在2008年,兰州就开始轨道交通网的规划,但经过整整10年,兰州地铁一号线才开通,而比兰州起步晚的乌鲁木齐地铁,2018年已经开通运营。
但现在,兰州人可能更在意新的国家政策的约束。2018年,国家发改委向各地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但兰州2018年GDP为2732亿元,未达到3000亿元的标准,并且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市区常住人口也不符合标准。
提起兰州,给人大多是金戈铁马的大漠印象。但实际上,兰州是可以与西安齐名的西部中心城市。在古代,兰州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尤其是1949年以后,在国家战略下,兰州现代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崛起,辉煌一时。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兰州布局了大量重工业项目,兰州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生物医药、建材为主体,与西北资源开发相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也被称为中国石化(5.330, -0.09, -1.66%)工业的摇篮。
可以说,兰州是西北的东北。因此,兰州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曾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城市排名中,兰州也曾经位列20几位。但时至今日,兰州的排名已经滑落至90名以后,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也位列末几位。
今年的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列举了当前兰州的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发展不足、增长不快;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层次偏低,民营经济不活跃;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功能配套不够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这些问题使得兰州整体发展环境弱化,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人才流失。不仅如此,西北城市内部竞争也给了兰州很大压力。首当其冲的是来自西安的虹吸效应,尤其是西安大手笔的人才政策,2017到2018年,西安户籍人口猛增100万以上,2018年西安人口已经突破1000万大关。
综上来看,导致兰州从辉煌到没落的原因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曾经引以为傲的综上来看,导致兰州从辉煌到没落的原因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受到重大影响,传统产业和国企体制使得很多企业失去活力,甚至破产倒闭;二是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到处都在发展啊!我们大西北也不能落下你们说对不对,壮我大西北,壮我们大甘肃,壮我们大兰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兰州恢复往日荣光何其难。
本人户籍兰州,算是对兰州有所了解。从以下几点入手,或许兰州会焕发生机。
第一: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可以学习其它省会城市引进人才方面的经验。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是指那些高精尖的少数派,而是具有普遍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新生代。年轻人拥有近乎无限可能的消费性、创造性、活力、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人是关键。
第二:举政府之力,发展影视产业及配套,新区可以依托影视城,打造西部风情,融汇古往今来风格流派,可以拍摄制作种类繁多影视作品。影视可算做是低污染工业,带来的工业化产值不可估量。
第三:依靠兰州山地地形,以及甘肃丰富的地貌形态,可以发展体育类产业,如引进国外汽车拉力赛合作,开发兰州至敦煌,新疆,甚至青藏高原等地汽车拉力赛品牌。打造兰州山地运动车越野赛等相关运动产业。依靠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产业经济效应。丰富扩大兰州体育赛事影响力。
第四:扶持中小加工制造业落户兰州。
第五:发展新能源产业与新能源汽车配套制造产业。
第六:先人一步利用5G高速移动网络时代,打造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结合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及有影响力的本土经济品牌。
才博学浅,只是吐露一己心声。希望兰州辉煌如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