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互联网新型暴利行业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亚马逊,互联网,行业互联网新型暴利行业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互联网新型暴利行业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游戏、视频、社交软件等应用,视频直播、4K/8K高清、VR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需求性兴起,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国内网络流量快速爆发,正在驱动CDN市场加速发展。
当前,CDN服务已经实际上深入到各行各业了。从以前传统的CDN,发展到今天的“云+CDN”“P2P+CDN”“共享CDN”和“融合CDN”等新型业态;从单纯网页下载等静态加速,迎来了电商、游戏、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移动直播、短视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动态加速行业;从内容分发、缓存、加速的简单业务,到现在的云计算、安全防护、流量经营、大数据等增值业务。
就像前文说的,CDN行业既是一直以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加速力量和“幕后英雄”,也被业内人士公认为国内互联网世界最后那块暴利领域。
然而,它正在被云服务商为代表的搅局力量颠覆,行业重新洗牌,进入百家争鸣、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伴随历史机遇而生,
传统CDN厂商们过了十几年的早期“好时光”
与国内互联网同期而生的网宿科技、蓝汛通信等传统CDN厂商,在早期的十几年里一路狂奔、迅猛发展。
网宿科技更是一度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之王”,达到600亿元,比肩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的市值,当时占据国内市场绝对垄断地位。
2016年7月28日,网宿科技盘中股价再创年内新高76.50元,市值超过国际CDN巨头Akamai的602.20亿元(90.41亿美元)。
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以下两点: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大背景,刚需时期又一切方始,技术门槛病不高,而且彼时行业竞争者较少。
另一方面,这个细分行业本身就在聚光灯背后,厂商们野蛮生长,也都采用了简单粗暴、不透明的商业模式,因此造就了高利润,并一直到最近几年成为互联网世界的最后暴利行业。
在商业模式上,传统CDN服务提供商从基础运营商或IDC提供商那里,用较低的价格批量采购带宽、机柜等基础资源,通过自身的一定专业技术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内容分发、加速等服务,并按带宽、流量收取费用,其中的差价即为利润来源。
与此同时,传统CDN服务提供商在与客户商讨合作机会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庞大的销售队伍去私下一对一沟通,价格较高且极度不透明。彼时,CDN服务商数量有限,而且模式单一,所以客户也无能为力,每年都要为此付出较大的成本。
各路乘“云”而来的新玩家加入,
正在运用新的技术、模式和价格重塑行业
自今年3月底阿里云宣布CDN服务降价以来,过去那个凭借“唯一从事互联网加速服务”概念而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的网宿科技就开启了新一轮的下跌态势,截至4月24日收盘,其总市值已经跌到300亿元,距最高点时蒸发了足足一半。另外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还显示,净利润将同比将下滑0%-30%。
蓝汛通信的日子更不好过,截至2016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公司净利润为-1.55亿美元,同比下降320.98%;营业收入为2.63亿美元,同比下降15.46%,目前股价已不到两美元。
历史窗口期为传统CDN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利润,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要靠先发优势起家的资源型企业,并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CDN巨头也有显现颓势的一天,即使是行业绝对的垄断者。
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哪个行业或领域,当一个市场的蛋糕足够量大,供应足够持久的时候,分食的道路上总是会突然杀出装备着新式兵器的新玩家,而且往往可以占据更多的新蛋糕。
就像手机行业中的小米,装备了雷布斯的“互联网思维”于2011加入战局后,不用几年时间就开始展现了教传统巨头“中华酷联”如何做人的威力。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要用更聪明的办法赚钱了。
一位TMT行业证券分析师表示,CDN行业的本质是资源复用,整合多个用户需求更易削峰填谷提高复用效率;从网络结构上看,CDN类似于“Cache”层;而从商业模式上看,则属于基于带宽的增值服务。
CDN行业的新来的玩家,就是装备了“云”思维、技术和服务的“云+CDN”厂商,以阿里云、UCloud、青云QingCloud、星域CDN、七牛云、星云PeerStar和云端等公司为代表,其中尤以云计算巨头阿里云、腾讯云掀起了狂暴的价格战,打破了传统厂商的价格和市场的垄断。
2015年5月,阿里云率先宣布大幅下调旗下“极速CDN”的产品价格,降价后的价格仅相当于网宿科技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随后,腾讯云也宣布旗下CDN服务最高下调25%。
CDN作为当下中国IT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尽管市场需求猛增趋势不减,但行业已逐步进入新旧交替时期。云计算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透明价格迅速“攻城略地”,作为原“霸主”的传统CDN厂商被迫“仓促应战”,行业格局正在重塑。
与传统CDN厂商追求高利润不同,“云+CDN”厂商更重视用户规模和体验,用户的CDN成本因降价而大幅降低,最终获益,传统CDN厂商的暴利和不透明时代正在终结,而那些能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CDN厂商将得以生存,跟不上的就被淘汰。
“云计算”与CDN天然契合,
传统巨头被迫向“云+CDN”扩展,寻求突围之道
云计算与CDN的天然契合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在需求端,一方面,云计算将用户的软件由PC端转移至云端,更多内容存放在网络端意味着需要针对云应用进行加速,云计算的兴起为CDN带来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云计算使得移动端硬件配置不足被弱化,推动移动应用发展,移动加速需求为CDN打开新领域。
在技术端,CDN内容负载平衡技术使得其本身带有云服务性质,云计算服务虚拟化技术、云存储及后台智能化监测技术均可用于CDN领域,使得CDN的效率及成本得以优化。
从另一层面来看,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成熟,正在加速CDN的云化。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自2013年开始,公有云服务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之后不断有新产品问世, 云计算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CDN的节点分布在网络各处,是自发的“分布式云平台”。云计算与CDN的融合中,云计算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CDN提供分发能力,二者结合形成能力的互补。
2016年,国内CDN在云上的渗透率仅为26.68%。研究报告认为,渗透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于CDN和云计算的融合不足,存在割裂的现象,两者间的深度融合要求把产生数据、计算数据和推送数据完全打通,并预计CDN在云上的渗透率将会迎来指数级的发展。对于这一点,腾讯云移动云总经理答治茜也曾公开表示,CDN在云上的渗透率在2018年将达72%。
尽管渗透率还有待提高,但业内形成的共识是,“云+CDN”会是大势所趋。“一是云计算厂商的技术非常领先,研发力量非常强大;二是对CDN模式进行了创新,主打‘云+CDN’;再者新型云计算厂商做CDN的价格透明,改变了传统CDN企业垄断市场、价格高企的局面,这三方面因素挤压了传统CDN企业的利润,从网宿科技的财报就可以看出来了。”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上一篇:肥水塘如何钓浮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