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没有外国名人放弃自己的国家加入中国的,比如科学家?
中国,海德,乔治有没有外国名人放弃自己的国家加入中国的,比如科学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初到中国的他看到了一片水生火热,曾今的文明古国在西方列强的野蛮掠夺下哪里还有文明的痕迹。
最常见的疾病都能要了普通百姓的命,这一切让乔治·海德姆感触颇深,他想为中国人民做点什么。
由于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他只能选择在上海开一个小诊所,为人们看看病。不过一次机遇让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来到苏区的乔治·海德姆
1936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乔治·海德姆被宋美龄推荐到了中共苏区。在看到苏区艰苦的环境和满脸带笑的百姓后,乔治·海德姆找到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让这群可爱的人们永远都能这样笑着。
初到苏区的乔治·海德姆发现这里缺医少药,很多受伤的战士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从而导致病情恶化,他便通过自己在国外的关系联系援助。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普通话和陕北方言,和当地的回族朋友称兄道弟起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海德,因为他的回族兄弟很多都姓马。与此同时他以马海德这个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的马海德
1937年,一场世界级的大战席卷了中国,本就贫弱的中国更是雪上加霜。
马海德不停救治伤员,但是他发现虽然现在有了组织,但缺医少药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
于是他开始在苏区筹建医院,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总院,在周边地区筹建了多所医院,大大增加了受伤战士的生存率。
1940年,马海德与结识了多年的中国姑娘苏菲结婚了。
解放战争时期的马海德
1946年,作为中共代表团的医疗顾问,他与其他代表一起揭露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战争期间,他积极与国际红十字会联系,为解放区争取了大批援助物资。
新中国成立后的马海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大典上,马海德有幸登上了天安门广场。在见证这激动人心时刻的同时他突然觉得很自豪,于是像一旁的周恩来总理郑重的说道:我希望能后加入中国国籍。
周总理只说了两个字:同意。
1950年,在周总理的支持下,马海德成为了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之后马海德仍然矜矜业业的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着,因为他知道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还远远没有到来。
积弱多年的中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就有很多百姓被性病困扰着。
他带着他的团队走遍大半个中国,取样、研究、研制药物,最终帮助中国人民消灭了性病。
消灭性病后,他又确立了新的目标消灭麻风病。当时的中国人民,麻风病的患病几率很高,这对人民的健康很不利,所以他开始致力于麻风病的研究。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特殊时期,马海德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迫害,但他依旧没有动摇,每天坚持在工作岗位工作着。
11届3中全会后,已经年近70的马海德精神大振,加紧了消灭麻风病的工作。
之后的数年中,70多岁的马海德走遍了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只为和这些医疗比较发达的国家交流麻风病的的防治工作以及为中国消灭麻风病争取了数千万美元的援助并且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治疗麻风病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疗效。
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结语
马海德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2019年9月25日,马海德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大鼻子医生。
注:以上内容为麻花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创作不易,感谢。
以上仅代表麻花个人的观点,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耐心的看完。喜欢的朋友不要忘了给麻花点个赞加个关注哦,以后还有更多的历史话题和大家分享。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盛世加入中国籍并不足为奇,人往高处走的道理都懂。难能可贵的是那些在中国尚且落后时候加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外国能,表示由衷的钦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建国至今到底有多少人加入中国国籍,一直没有统一的数据,国家也没有发表过明确的说法,民间推测有几千人。
不过,在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世的入籍外国人有557人。
在1980年颁布《国籍法》后,理论上可以入籍,但实际难度令人绝望。在最近的十多年里,不足300人被准许加入中国国籍。
在2004年颁发绿卡政策后,至今十多年里取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不到7000人。
入中国籍的名人(简单举几个例子):
陈必娣
从小在加拿大出生长大,后来移居美国,1937年卢沟桥事变,陈必娣被迫滞留在北平,医学专业出身的她,因为亲眼见证过中国军人无人救治,她自愿参加了救助的工作。1940年,她举家搬迁到中国,继续自己参与医务救助的工作,1949年之后,她担任外国出版社的翻译工作,写出了《中国针灸学概要》这一书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传统的针灸医术,1963年加入中国国籍。
马海德
祖籍为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在美国出生。1933年取得瑞士的日内瓦医科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随后便来到了上海,并于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
吴雪莉
1925年7月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1946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同年,来到西安的西北农学院任教授,1953年到河南大学任外语系教授至今。1975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吴雪莉终于加入了中国国籍。
郑律成
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出生。郑律成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被誉为“军歌之父”。1933年,郑律成来到中国工作。1939年,一首《延安颂》郑律成一举成名,再后来郑律成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被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后,在北京定居。
魏璐诗
犹太人,1908年出生于奥地利。1932年在维也纳大学毕业并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英文专家,原人民画报社的德语专家。
爱泼斯坦
1915年4月20日生于波兰华沙,优秀的国际主义战士,国际上著名记者和作家,又名艾培。1917年跟随父母来中国,1933年投身到中国革命工作当中,并于1957年加入中国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