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有没有以前穷的时候天天吃,都吃够了的东西?现在却感觉吃不起了?
现在,一斤,都是大家有没有以前穷的时候天天吃,都吃够了的东西?现在却感觉吃不起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邀请
说起家里穷的时候所吃的东西如今却吃不起了!在小编我的记忆里那简直是太多了,下面我来说一说。
第一、作为80后的我们儿时能所记得的东西可能少之又少,因为哪个时候家里很穷。见到的物件儿包括食物都很少,然而还是有些东西记忆里留存的。比如:红薯粥、豆腐乳、大煎饼、土豆泥等等,先说说豆腐乳吧!记得在小编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妈妈带着我过。由于家里没有钱买菜吃,“豆腐乳”就成了家里菜的一部分哪个时候吃起来特别香,而且还便宜。可是如今却很贵,一小罐儿就要35块钱,并且现如今的豆腐乳早已经没有当初的味道了!
第二、土豆泥,所谓的土豆泥是指把新鲜的土豆去皮后切成小块儿,放进锅内炖上加些油与调味料,等炖到八分熟后用勺子把土豆块搞成泥。在于80年代儿时的记忆,小编感觉土豆泥是最香、最好吃的、而且便宜。可是如今土豆95块钱一小袋儿,想吃土豆泥也是吃不起的。并且如今的土豆已经没有曾经的味道了!
不管现如今多么有钱,吃的好了!可却没有曾经的味道啦!而且感觉自己并不幸福,并不快乐!
望采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起小时候吃蝲蛄,都是自己在河里抓的,每回去抓都能有所收获!家里条件不好,休息时就总去河里捞鱼抓蝲蛄,一下能抓几只,回来煮吧煮吧就能当个菜吃了!有一年,蝲蛄泛滥成灾了都,一捞能捞一桶,大的人吃,小的剁吧剁吧,喂鸡!现在想想也是够奢侈的了!但那时那玩意儿市场上没人卖,因为根本就没多少人吃啊,去了壳没有多少肉,吃一回还挺费劲的!后来河水被污染了,蝲蛄就绝迹了!
今年特别想吃,上淘宝一查,150元一斤还是剁了喂鸡那种小的!
还是靠回忆解馋吧!
不知道蝲蛄是啥的,自行百度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螃蟹,就是以前穷的时候天天吃,如今却吃不起的东西。
在水网密布的江苏里下河地区,时间不用往前推多久,二十年前吧,水里的鱼虾很多。 每每到了吃螃蟹的季节,不管是街上买的,还是亲戚送的,甚至是自己抓的,都能吃得让人最后不愿意吃了。
确实是啊,那个年代没什么好吃的,肉和蛋才是人们眼里的宝贝。至于螃蟹,吃起来费劲,就为了犄角旮旯里那么一点点肉,想来也真是不划算。
可到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们,突然觉得螃蟹这种不轻易到嘴的肉才是最金贵的,再加上螃蟹肉质清甜鲜美,不像一般的肉类大油大荤,所以突然就身价暴涨起来。
不说非产区的价格,即便是在里下河这种螃蟹产区,大闸蟹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普通百姓想尝尝鲜,多半也只能在菜场买点二三两的小螃蟹解解馋。至于四两往上的大闸蟹,那价格至少得翻一番,多半是用来送礼的,或者发往外地,本地人已经很少能吃到了。
所以说,螃蟹好吃,但是只有吃惯了好东西的舌头,才最能吃出它的好来。就像在《红楼梦》里一样,每日山珍海味的小姐少爷也会把螃蟹当作一道美食,但是一辈子种田的刘姥姥却更喜欢实实在在的大鱼大肉。
螃蟹如今的身价,也能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会去寻找一些吃起来有难度的美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韮菜。1953年,因大姨家紧临河岸的韮菜地被修河堤占用,我们都要天天、顿顿吃韮菜,吃的我闻到韮菜味儿就想吐,如此近三十年,才逐渐好转。
二、大酱。1961年困难时期,哈尔滨的大酱不是黄豆做的,而是酒糟、豆腐渣、麸子和糠等加工而成,齣咸还带点酸臭味儿。看到同学们舀一勺子这样的酱放入玉米面糊糊中搅拌均匀仰头喝下,真的受不了!但是很饿很饿,只能“就”着吃,放入嘴里直流粘涎……至今仍然不想吃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学时中午带饭,冬天我妈经常给我带茧蛹,几乎天天饭盒里都有。现在一斤三十多,好久都没吃了。我们当地还盛产黄蚬子,那时候秋天我们家家户户都成袋子的往家买,就是那种装粮食的编织袋。用大锅煮好,我们小孩儿就帮着剥壳。剥出的蚬子肉装到缸里用盐腌起来,吃饭的时候盛出一盘当菜吃。吃时间长了都腻了。现在物流发达,黄蚬子都运到外地卖了,本地人吃就得花大价钱了。每次买个几斤都觉得很奢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