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养的龙虾为什么底部是黑的?
小龙虾,水草,底板我养的龙虾为什么底部是黑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养的龙虾为什么底部是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么小龙虾底板发黑如何防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小龙虾底板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新开的养殖塘口,底部比较干净,这个时候还没有大量的动物代谢物,没有腐烂物,这个时候第一批小龙虾往往个头大,比较干净,而从什么时候起底部开始被破坏呢?
小龙虾通过脱壳生长,脱掉原来的老壳,新生新的新壳,新壳比较干净,而长期不脱壳的小龙虾犹如人穿的衣服长期没有更换。
长期生活在泥土中的小龙虾,例如抱仔虾,底板长期浸在泥土中,没有直接在水中摄食生存,底板明显脏,尤其长期没有“洗澡”的小龙虾。
也就是说一个养殖塘口,越厚的淤泥层,小龙虾底板就会更脏?答应是不一定的!这个主要看待淤泥的形成时间决定黑龙虾的底板是否明显。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犹如养殖户长期没有清塘干塘曝晒,淤泥层较厚的塘,小龙虾普遍更脏,例如正在大量腐烂的水草或者其他物质在塘口逐渐形成淤泥的过程,这个时候小龙虾更容易黑底板。
莲藕塘每年都会大量烂叶腐烂,所以莲藕塘的虾普遍黑底板,而鱼塘中的小龙虾往往底板干净但是淤泥层厚,所以引起小龙虾脏底板的直接原因还是水草腐烂而引起的,所以水草管理一定要及时和勤清理,管理不当就带来相反的结果。
水中人为投入大量物质,后期没有吃完或者没有被利用,水质瘦,而残饵多,导致的小龙虾底板脏,这种脏底板主要是虾塘底层垃圾的累积而没有被利用,引起的黑虾。
小龙虾从苗到成虾,在一个塘口周期太长,小龙虾生长到一定程度,周期达到性成熟后,不再继续进行脱壳,太过周期长的小龙虾由于长期没有脱壳更换衣服引起的黑虾。
2.小龙虾底板发黑如何防治?
一是在养殖期间,注重水草的生长,要经常使用氨基酸营养肥促进水草的生根发芽,防止水草死亡,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出现的少量水草死亡要及时打捞,并作解毒处理,如个别塘口,种草不是特别成功,水草不足部分可用水花生替代。
二是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如“浓缩EM菌原露”、“复合枯草杆菌”等调节水质,活化底质,防止有害物质过高,底质酸败,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使pH值呈弱碱性。
三是尤其注意最后一次龙虾蜕壳前的底改,这是十分关键的技术措施,最好化学、生物底改双管齐下,加大底改用量与次数,快速、彻底分解酸败的有机物,活化池塘底部,确保龙虾最后一次脱壳在清澈的水质、清爽的底泥、干净的环境中完成。
这样出塘龙虾一定清洁干净,为促销保收起到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对已形成黄、黑底板虾的塘口,可通过泼洒“甲壳净”来治疗。连用2~3次,注意休药期在20天以上,这样也可以对底板促净起到一定的改善。
当水质、污染、天敌等问题严重时,小龙虾便会拒绝脱壳来保护自己,虾壳就会越来越厚、颜色越来越深,这样的小龙虾壳厚如盔甲,不仅不能食用,而且一批小龙虾中如果小钢虾的数量较多,也能证明这一批虾的养殖环境不那么干净,尽量要避开。
龙虾养殖过程中,水其实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好的水质可以让龙虾有适宜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可以培育出丰富的水草,提供给小龙虾丰富的饵料。但是糟糕的水质也会让龙虾生存环境更加恶化,滋养病菌病害,导致龙虾体型过小,生长迟滞,严重的导致龙虾大规模的死亡都有可能。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小龙虾如长时间处于低氧和不良的水质环境中,会摄食下降,影响其生长蜕壳,同时也会极大的提高发生病害的概率。
所以养殖龙虾很关键性的一点,就是养好水,加强水环境的管理必不可少。
夏季科学管理水质的方法:
1.水位控制
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水位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按照“春浅、夏满、秋冬深”的原则。夏季水温较高时,水深控制在1—1.5m,有利于淡水小龙虾防暑降温。这里要说明下,小龙虾更喜欢的温度跟人体感觉是差不多的,也就是20多度的样子,科学理论数据是22/30度水温是小龙虾最适宜的水温,控制水位也是为了这个温度。
2.加注新水
定期向虾池加注新水,一般每7~10d换水1次,高温季节每2—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水质较差时可以换水50%~60%,使水质保持“肥、适、嫩、爽”。但应该注意蜕壳高峰期不宜换水,下雨后不宜换水。
3.调节pH值
pH值是水质好坏的综合指标。在养殖管理中,要坚持每天早、晚二次测定pH值,早晚相差不要超过0.5,最适pH为7.5—8.5。pH值偏低,容易造成对虾呼吸困难,甚至出现黄鳃、肿鳃等不良现象,同时,酸性大,溶解氧含量降低,使硫化氢、亚硝酸盐毒性加大,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引发虾病。如果pH值偏高,则容易造成对虾脱壳困难,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同时,碱性大,会使氨氮的毒性增大。所以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调节ph值
①虾池pH值偏低:
一般是因为虾塘底质呈酸性。或者池底腐败物积累多和水生生物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其它酸性物质,溶于水中导致pH值下降。当然也有是因为使用化肥过多,使底质呈酸性。在自然条件下,雨水过多,使池水出现“酸雨”现象也是原因之一
处理办法:
1.底质酸性虾塘和大雨过后,池水呈酸性,应用生石灰中和酸性和净化消毒水质。
2.底质含有二硫化铁,经常有“铁锈水”浸出的虾塘,要使用解毒灵。
3.池底腐败物沉积多,有条件的虾塘要首先排污换水;第二是用全效底改片;第三是用小苏打中和二氧化碳。
②虾池pH值偏高:
池底碱性物质过多会直接导致ph值偏高,我们在清塘过程中过多使用石灰也会导致ph值过高,最后一种是很多小小伙伴最讨厌遇到的就是藻类的过度繁殖,由于藻类的繁殖能力和光合作用能力,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快速消耗,水中重碳酸盐类分解,产生氢氧离子,使pH值升高。
处理办法:
1.池底碱性物质过多,土壤偏碱
用水洗2-3次
多开增氧机,用有机物发酵分解产酸稳定pH
水博士2-3亩/瓶
清塘时,可以选用漂白粉
2.藻类生长过旺,引起pH值升高
用杀藻类药物局部杀藻
用水博士解毒
3.施用优加益生菌+5斤红糖,可避免池水pH值大幅度升高。
夏季里一定好做好水环境的管理工作,控制水质水位,让小龙虾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另外建议有条件的提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种植合理密度的水草也是改善水体生态的方法,养好水养好小龙虾。
上一篇:你最喜欢的童话是哪一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