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暑假已经到了,你们有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报暑假托班或者兴趣班吗?
孩子,兴趣,暑假暑假已经到了,你们有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报暑假托班或者兴趣班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幼儿园的宝贝指的是2.5-6.5之间的健康儿童。
宝贝的教育不可以重来,尤其是启蒙教育和素养教育,主要是精准培优,因为没有文化课的困扰,不会牵涉到补差教育,但会出现专注力训练这么一个高端学科的选择。
宝贝的兴趣教育来源于美好的感性体验,有三大要素:好的学习环境,好的老师,好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的宝贝们因为年龄小,都处于素养教育的培优阶段,家长务必明白少即是多,学习的目的性和改造计划的适配性。
了解孩子,规划孩子,体验多才人生,拥有多角度的美育情趣,把握好学习的度和投资的度就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千万不要跟风模仿。
快乐是第一位的,适合当下才是最好的!
小班:体能,画画,手工,研学
中班:体能,画画,口才,编程,舞蹈,
大班:体能,画画,口才,编程,舞蹈,围棋,声乐,专注力训练,大赛海选
幼小衔接班:体能,画画,口才,编程,围棋,舞蹈,声乐,书法,专注力训练,快速阅读,思维数学,英语口语,领导力集训,研学交流,情商与逆商专训,大赛海选
以上只是一些建议,只有家长真正懂得孩子,才会用心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成长模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陪伴孩子的路上,我们一起努力,不会孤单,因为有我,有你,有他,有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暑假给孩子报不报托管班或兴趣班?分两种情况去做!1.孩子的年龄大小! 2.父母有没时间陪伴!
首先得看您的孩子是多大,如果是三四五年级的大孩子的话,因为已经开始有学业负担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最好是报班,无论是托管班还是兴趣班或是培优班,根据各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报不同的班!
如果是才刚上学的低年级甚至是幼儿的话,只要家里有老人看着,就不用看!毕竟孩子的学习的日子长得很,但童年是短暂的,让他过得健康,轻松愉悦才是更重要的!(当然,前提是不要成天看手机电视!)
其次,看父母是否有时间陪伴,如果父母一方比如说像是当老师这个职业的,暑假同样休息的,就可以不用送托管班,自行针对孩子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去计划安排孩子的日常!
反之,则送!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点用,期待您的关注,一起交流更多育儿知识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暑假就到了,孩子们盼望可以痛快玩耍,家长们忙着给娃们挑选兴趣班,眼下各种噱头的暑期班林林总总,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宝贝的那款呢?你的选择恐惧症是否又来了?
宝贝在上公立幼儿园、而自己又不是公立学校教师的宝妈一到寒暑假就头疼,为了给孩子安排一个妥当的假期基地跑断了腿。当然可以请上一周到半拉月的年休假,带孩子去旅游,但剩下一个多月又不愿扔给老人,还是要早做打算。
英语、口才、乐高、机器人、全脑开发、舞蹈、唱歌、美术、钢琴、跆拳道、轮滑、国学……可供选择的兴趣班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市场上没有的。教育产业的兴旺给了我们太多选项,怎样理性选择便考验家长的眼光了。
我会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给你简单总结一下选择兴趣班注意哪些事项吧
一、关于数量:
切忌贪多。由于暑期班一般都是集中授课的,几乎每天都有课,每个孩子最多选择两种,错开时间,上下午各安排一种为宜。
兴趣班还是有一定专业性的,老师对学生的表现有要求和评价,家长也有期待,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孩子形成压力,因此不宜给孩子报超过两个兴趣班,别反而让兴趣给孩子埋下厌学的种子。
二、关于目的: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家长是带有目的性的,同时又是盲目的。目的性是指,我们希望孩子达到一定高度;盲目性是指,我们并不了解孩子的真正兴趣和天赋所在,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有的家长会反驳,说自己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并没有太高期待,也绝不会给孩子任何压力。这话一般是比较小孩子的家长第一次给孩子报班时夸下的海口。随着孩子长大,以及各种兴趣班的天价,你的期待自然会提高水涨船高。这很正常。
低幼家长的标准是“孩子快乐与否”,紧接着是要“物有所值”即“快乐并有所进步”,再接着是“学有所长”,最后是“学有所成”。这与人的发展是相对应的,但“孩子快乐与否”已被我们遗忘了。但愿所有的家长都可以“不忘初心”,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需要。
三、如何选择:
1、根据年龄和敏感期阶段
家长要对幼儿心理发展顺序和敏感期有所了解,也要对自己的孩子有深刻的理解。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和顺序也有不同。
有的孩子很早就表现出对某方面的兴趣或天赋,比如很有节奏感、对数字很敏感、对绘画饶有兴致,等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做选择。
一般来讲,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切能力尚在酝酿中,入园前半年主要是适应和克服分离焦虑,后半年渐渐发展各项能力,如自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而各项认知能力也在缓慢提高(语言、思维、数字、审美等等)。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从两岁持续到三岁多,到小班结束基本形成了与他人分享的品质,伴随语言、数字、审美、空间等几大敏感期,孩子心理及各项能力得到增长。也就是在孩子的第一个暑假,家长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适当选择兴趣班了。
有的家长很着急,看不出孩子究竟对什么有兴趣,也没有哪方面的天赋,或者担心孩子只是三分钟热度,没有长性。对于前者,选择兴趣班的标准是“一动一静,宜动宜静”。比如,“绘画+舞蹈”,或者“钢琴+跆拳道”,“乐高+轮滑”,这样的组合可以让孩子静下来优雅有耐心,动起来健康有活力。对于后者,贵在坚持和引导,果真“三分钟热度”的话,暑期班也权当“花钱玩玩了”。
上一篇:90年的我今年育有一女,女儿4岁父母在带,我和老公月薪不足一万,该不该要二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