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这是为什么,还有补充的吗?
陕西,都是,作品《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这是为什么,还有补充的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这是为什么,还有补充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这三部小说的作者都是陕西三个不同地域的文学爱好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以浓重的笔墨写出了三个地方的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改革政治制度的实际反映,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作家在当时写的小说中的情节使广大读者深铃其境,看到了生活的光明,国家的前途,所以当时文化界称为这三部小说为陕軍东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陕西西安人称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作家队伍壮大。《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是因为三部小说的作者都是陕西人,他们熟知身边的人和事,所以以陕西为背景题材的小说就多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陕西作家扎根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了很深,尤期是农村的生活对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创作当然要写一些身边熟悉的题材。但是,作品的社会效应影响覆盖全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三部作品的作者都是陕西人。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是西安城边上的灞桥区人,自幼生活在关中,对关中一带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所以他的作品都是关中风味的,里面的风土人情,民情民俗都是关中一代的,有着深厚的关中文化底蕴。为了写作《白鹿原》,陈忠实曾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查阅资料,阅读县志,所以才成功创作了具有浓郁关中地域风格的《白鹿原》。贾平凹是商洛地区的人,他早期的作品处处透露着商州风情。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安城工作,在西安城生活了二十年后,他才写了第一部以西安城为背景的城市题材小说《废都》。路遥是陕北人,陕北在过去是最陕西最穷困贫苦的地区,路遥从小在农村生活,所以他的作品都是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民和农村青年与苦难抗争,努力摆脱贫困,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为主题的。路遥描写的农村生活,都是七八十年代陕北农村真实的生活图景。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离不开他的生活和成长的背景。因为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离开了这个源泉,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所以这三部作品,都是以陕西为生活背景,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以陕西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还有柳青的《创业史》,因为柳青也是陕西人,出生于陕西吴堡县,后挂职长安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长期生活达14年之久,创作出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上卷,后因柳青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不幸早逝,《创业史》下部没有完成,成为一个遗憾。
另外比较有影响的以陕西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还有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高建群是陕西重要作家之一,曾在陕北挂职,在他挂职期间创作出了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当年曾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等同时出版,被称为“陕军东征”,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回答不知能否满意,愿与你多多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是创作的根基,经历是骨肉。是他们的生活的真实体验,恰又生活于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土地之上,。这些作品又集中诞生于一个还没有全面浮躁的,是没有那么极度渴求物质财富的年代,不是偶然的。如果于现在,他们也难以相信。文化只是一部分,但能引能文化者只能是经历过苦难,耐得住贫困寂寞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小说之所以背景都是陕西,就是由文学作品这个特点决定的。
文学作品介于真与不真之间。所谓真,即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感悟、生活见闻……不真,则是在真基础上的作者的主观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对于贾平凹、陈忠实、路遥来说,陕西是他们最熟悉、最魂牵梦萦的地方——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上学、工作,在这里成家立业,祖宗的根基也在这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