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还有多少青少年热爱文学并打算投身其中的?
文学,都是,自己的现在还有多少青少年热爱文学并打算投身其中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还有多少青少年热爱文学并打算投身其中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题主》
我也算作是个过来人,我并不主张青少年把文学当理想和事业去做,就象鲁迅先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从事文学事业一样。把文学作为一个爱好最合适,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大有裨益,我前几天在一个问答中就规劝过文学爱好者不要把文学当饭吃。
文学创作它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且需要天赋(最起码是热爱它),首先要有比别人更优秀的形象思维能力,其实文学创作就是一种专业的大脑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这个能力是必备的;其次,还需要博览群书,吸收渊博的知识,特别是语言学、逻辑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籍;专业方面要修的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新闻系,这是从事写作的基础课程。具备这此知识还不够,还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功课:一个是要精读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著,学习文学大师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另一个是丰富自己的阅历,就是“行万里路”,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包括收集大量的写作素材;第三个是大量的写作练习,只有笔耕不辍,才能从练笔中积累写作经验。
综上所述,要想投身其中是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的。人的一生毕竟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特别是青少年正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自己未来发展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文学属于意识形态的产物,语言文字的作用更体现在社会工具的属性上;文学艺术是形而上学的艺术,它需要养分充足的社会土壤,更需要淡泊宁静的心胸、需要内心强大的思想,一般人很难抵达。特别是在社会文明程度不高,人还无法摆脱其动物的属性,在物质决定意识的人类,文学艺术只能是一种理想、一种安慰。
名人文化郭大哥 | 喜欢的话请多点赞和转发——多谢粉友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有真正打动人心灵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磨炼打造出来的真实生活写照。历代所有著名文学创作者没有一个脱离实际环境完全靠学来的知识、华丽的词藻堆砌成名。
不处在某种环境之下的人谈不出当事人的种种感受,因着背景不同,“感同身受"在此被否。文学家的亲身经历不能用人类的语言将其所处环境的一切感受都表达准确,“探险家”也只能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听闻者有时也不相信当事人超出人的大脑想象或不符合“实际"以及超出科学东西的产物,更不允许这些产物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完全符合人的大脑思维与想象,符合科学的规律又不能将人折服,使人更加迷茫。
文学、实际、科学、大脑的思维想象、能联于一时,世界的奇妙将完全逞现。人们不在迷雾之中生存,一切生活就正常了。
故此,热爱文学并非坏事,要在所处的环境中抱着“探险家"的态度,敬畏所临到的一切人事物,谈出自己心灵的感受是没有千篇一律的,谁听谁看与己不同,只有理解与佩服,才称得上文学创作。文学不脱离实际,实际折服人,受人欢迎,使人尊重!用固有方式或学来的知识勾思刻画出来的文学作品不免含有窃意,灵魂丑陋的作品只能玷污文学。
热爱文学,让文学成为为人类务服的工具,使自己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用之人?值得人们尊重的是所有文学创作者都是从实际生活中走出来的,为人师表,有值得人们生活借鉴的地方,值得人们称赞,文学是人类不可惑缺的。
现在有多少青年热爱文学并打算投身其中的谁能说得准,谁能料事如神呢?但任何事物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违背正面事物的发展规律!文学的趋势也将吸引各界人士活在乐趣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庸讳言,在当下商品经济大潮巨浪涛天之际,热爱文学立志笔耕的青少年确实显得较为稀少,远不及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时文学刊物极受欢迎,全国青少年阅读热情极为高涨,投稿踊跃发表光荣一时成为时尚新潮。个中原因颇多此处暂不全面尽述,只说问题的语气似乎太低沉悲哀,大有感叹眼前中国文学已被青年人拋弃的味道。其时,文学狂热在各国也都是一时短暂的现象,大可不必太惊诧国内青少年找不到爱好文学的了。文学的小众化恰恰是正常的社会现象,真正酷爱文学的青年人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我本人对此还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依据之一即是,笔者颇喜欢常参与的头条诗词对联栏,就有很可观的一批青年朋友参加读写等文学活动。令人十分欣喜的,是其中优秀诗联作品接连出现,水准并非亚于中老年作者。这真是 : 头条诗联百花鲜,相当佳作属青年。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学园地正春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学时在课堂上看小说,武侠也偶尔看,但主要是言情小说,琼瑶的看个遍,有人说我感情过剩,缺少阳刚,个子小,身体廋,打蓝球怕挤到场外,更别说投蓝。
业余时间只好读书,外国的读的最深的是简爱,然后是古文。不厌其烦,因为读古文尤如心在其中,老庄的智慧,如两位老人在跟你讲故事,说道理,有所悟,有所愧。鲁迅卻是伟大,我们读鲁迅的散文,小说,以人序事,以事说情,情景交融,文中身临其境,文外思想澎湃,爱恨分明,讥讽黑暗,思绪如滚滚大江之水,无尽流淌于东方,每一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我的上学时代,这就是没有游戏,没有漫画,没有手机的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