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怎么都是以悲剧为结局?这是不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宝玉,悲剧,封建社会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怎么都是以悲剧为结局?这是不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宝黛钗爱情婚姻的悲剧是那个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造成的。造成这悲剧,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封建家庭原因,还有个人性格习惯等原因。《红楼梦》对爱情描写具有思想高度。
在封建社会,婚姻与爱情相悖,必然酿成悲剧。贾宝玉在婚姻上一直反对金玉姻缘追求木石前盟。所有人合起伙来欺骗他和林姑娘,直至林姑娘含恨死去,更加深他对这上流社会人们的厌恶,加深对虚伪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反叛。
宝黛钗三人的悲剧,是家庭悲剧和时代悲剧,封建社会,哪里能够自由恋爱。看《西厢记》都要偷偷摸摸,宝玉所有大胆的表白黛玉都不敢接受。她期待着姥姥为她作主。而外祖母却要从家族利益考虑,选择最适合家族利益的薛宝钗。
贾母、王夫人、凤姐用尽心计,策划并且实施了掉包计,促成宝黛爱情悲剧和宝钗婚姻悲剧。加速了林黛玉的死亡。林黛玉在冷冷清清的潇湘馆香销玉殒,含恨而去。宝玉一无所知,正喜滋滋地迎娶宝钗。作者用大悲大喜的鲜明对比把宝黛的爱情,撕得鲜血淋漓,不忍目睹。 新娘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已让贾宝玉几近崩溃,更加疯癫,薛宝钗又告诉他林黛玉亡故,更是致命的一击。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是悲剧结局,这是历史的必然。连他们所依赖的大淸国都完蛋了,他们的悲剧结局也是必然的。
薛宝钗与贾宝玉门当户对。他们的婚姻被认为是金玉良缘,但问题在于贾宝玉是本阶级的叛逆者,他最反对仕途经济,薛宝钗恰恰是仕途经济的维护者,二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最后的分手也是必然的。薛宝钗也不过是为了薛家的利益,被当成一个攀尊附贵的棋子,去巴结她本来看不上的贾宝玉。其实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何尝不是被家族做棋子送出去。
贾宝玉和林黛玉分别属于不同的阶级势力范围,林黛玉敢于越过封建思想的门槛,与贾宝玉真心相爱,但内心们受封建思想的遣责和折磨,最后终违心愿,凄惨的死去。虽说他们志同道合,但封建贵族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勾结在一起,形成稳固的关系网,显然林黛玉不是封建贵族选择的对像,他们一个要冲破阶级阻力追求爱情,一个叛逆本阶级追求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他们注定打不破封建贵族的关系网,木石前盟在强大腐朽顽固的封建社会制度及势力下,注定没有结果。
贾宝玉、林黛玉不仅在爱情上反封建,而且在对待仕途、科举、功名富贵等问题上也具有叛逆思想。正因为共同的叛逆性才把两人更深的引向爱情;而爱情又使他们走向了更深的叛逆之路。贾宝玉希望能够与黛玉喜结连理。但是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婚姻观的时代,他不能够自己做主。后来发现新娘是宝钗不是黛玉,他彻底心灰意冷了。对于尘世没有留恋。索性出家。
黛玉听到宝玉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为林妹妹病了。有这凝结着爱的话在黛玉心里,足以让她瞑目了。黛玉在最美的年华死去,带着他们的爱情,让他们的爱情,在宝玉的遗憾和追忆中永生。人死了,爱情还活着,比人活着,爱情却没了,哪个更悲?对宝黛爱情来说,这个结局既残忍又美好,虽不能厮守,但轰轰烈烈地爱过,也算幸运。面对死亡,面对贾母,黛玉从容地微笑。这笑比哭更让人心碎。
作者妙笔生花,黛玉临终那宝玉,宝玉,你好……半句话,包含了世上所有的感情。字字血声声泪,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本来送芳魂西归的一笔,却使玉容永存。这是黛玉的泪与血的结晶,是其生命之歌的主旋律,也是其生命之歌的尾声。
薛宝钗虽然获得了婚姻,但也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金玉良缘终是悲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门当户对,夲来就是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顽固世俗观念,也可以说根深缔固,是很难改变的,阶级决定了人们的命运,个人在阶级势力面前是渺小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爱情大多以悲剧收场,即使有逆袭,也是极少数的,不代表整个社会有这样的认知。具一方必须加入另一方阵营,才能收场。
宝黛钗之间的爱情之所以失败,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门当户对的宝玉与宝钗。他们二人,一个是政权强势,五代簪缨世族,掌握着权力的接班人,一个是世代皇商,掌握着皇朝的经济命脉,故二人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金玉良缘,但问题是作为男主角的贾宝玉是夲阶级的叛逆者,他最反对的是仕途经济,而薛宝钗恰恰是仕途经济的维护者,二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最后的分手也是历史规律的自然反映。
第二个层次同样是由于阶级的不同,贾宝玉身份是政治权力的代表,而林黛玉则是破落家族没有根基的中层阶级代表,两人分别属于不同的势力范围,虽说他们志同道合,但来自封建贵族势力为寻求各自的利益,勾结在一起,以形成稳固的关系网上来说,显然林黛玉不是封建贵族选择的对像,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冲破中层阻力追求爱情,一个叛逆本阶级与一个中层家庭无依无靠的孤女给合,注定是打不破封建贵族结的关系网,虽然他们有木石前盟,但在强大腐朽顽固的封建社会制度及势力下,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第三个层次是贾宝玉是本阶级的叛逆者,薛宝钗是卫道的殒道者,林黛玉是四大家族内斗的牺牲品。
由此我们得知,阶级注定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暗示了其灭亡的必然性。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在当时朝代属于禁书。因为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亡盛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规律。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封建礼教的迂腐和不近人情。薛宝钗一直以嫁入地位显赫的大户人家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反映出了古代女孩子的婚事和自己家族的利益紧密相连。而她竞选太子妃失败以后,又将贾家的贾宝玉作为首选。因为她的母亲薛姨妈和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亲姐妹,如果成亲了,就是亲上加亲。更加有利于维护两家的关系和利益。
林黛玉一直深爱着贾宝玉。她的姥姥贾母也一直看好她和宝玉之间的婚事。但无奈,后来元妃(贾宝玉的亲姐姐,王夫人的女儿)发话了,她支持宝钗嫁给宝玉。黛玉只好含恨而终。这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权大一级压死人”。虽然贾母在贾府的地位最高,但还是得服从嫁到皇家的贾元春的意志。
上一篇:年轻人该怎么经营婚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