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是去英国寻找爱人不曾见,失落之余回国邮轮上所作的吗?
剑桥大学,诗人,感觉到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是去英国寻找爱人不曾见,失落之余回国邮轮上所作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是去英国寻找爱人不曾见,失落之余回国邮轮上所作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是徐志摩去英国寻亲不遇,回归途中在中国海上写的。《再别康桥》是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迏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鮮明的个性,是首人人夸的好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再别康桥》是如何写成在什么情况下写成尚无定论,说是有三种说法的,一种说法是徐志摩在剑桥大学上求学期间,一得空闲的时间就徜徉于康河岸边,特别醉心与康河的景色之美,在临别回国时告别康桥所做。
第二种是就是题主说的寻人不见,再次路过康桥,在归国途中所写。
第三种就是他把康桥比做亲密的爱人的寄情与物所写,有人说其中蕴含着对林惠音的不舍的情思。这只是人们的猜测而已,其中到底蕴含表达着更多的什么只有作者自己心知肚明,我们作为外人还是不要妄加猜测的好。我们只认这首诗好就行了,我们只陶醉在诗意构筑的似梦似幻的氛围中就行了,我们只需借鉴一首诗歌的写作手法就妥了,我们只需最大化汲取这首诗歌的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就OK了,刨根问底些没用的,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首诗是写于作者,1927年,他第三次漫游欧洲的归途之中。因为这第三次他去,正是夏季。他怀着非常,复杂的激动的心情。避开了许多的熟人。一个人独自悄悄的来到了,当年他读书的地方,剑桥大学。这个景点是康桥。触景生情,诗人所熟悉的,校友,都已经不在。他就在这,怀念的美丽的校园里,久久的徘徊。今年学子的欢歌笑语声中。他听到了,是心中的落寞。有的说是在归国的船上。也有的说是他几个月之后在国内写作。应该推测,他在归国的途中,寂寞的海上。波涛汹涌的,深沉的夜晚。再一次摇醒,作者对康桥母校的回忆。应该是作于海上归国的途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没有歹意的看客,对于《再别康桥》,不甚了了。偶然中闻说康桥即剑桥,有点懵了!某从旧书摊曾淘得一本摩诗人的诗集或文集一册,也曾购过新书林大作者文集,如《你是人间四月天》等。对于某些尖酸的评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影射摩诗人于1931年上半年因搭乘邮路飞机失事,逝于山东济南附近。真会调侃!其实,真的很可悲!林女士作为朋友,在月祭或周年祭上有祭文。挺伤感的!再想想《再别康桥》一文,算得上一篇旅游日记吧!只是水平太高,让识者充满揣想!应该不是再游剑桥大学当日吧!后查《徐志摩作品集》有: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最初刊登在当年12月1O日《新月》月刊,第10卷上,后收入《猛虎集》,《再别康桥》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全诗七节。每节四行。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乃有独特的审美快感。契合诗情的潮起潮落。倒有后世诗人力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力透纸背的功力!惜上加惜!不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信任!
光头上高中的时候就会背诵再别康桥了,但那个时候没有感觉到这首诗的意境,只是为了讨好女同学。时间一晃过去了30年,这首诗现在还能有感情的诵读,并且,隐约能感觉到诗人的那一缕缕忧伤的情感。
我觉得这首诗在哪里做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写出了画面,写出了诗人想要表达的精神。
从诗中我们能感觉到,他是临近傍晚的时候来到剑桥大学的,在他熟悉的康桥流连到了深夜,诗人想放歌,想大声的吼两嗓子,但这不是离别的意境,所以,他一个人挥了挥衣袖,默默的离开了。
诗中用了很多的动词和形容词,用的巧妙和准确,描绘出了强烈的带着感情色彩的画面,特别是烘托出了那种淡淡的哀怨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写这段话的时候,光头也不知不觉的诵读了两遍,还能感觉到唇齿留香。
确实是大师之作,值得反复品读,对写作有好处。喜欢写作的朋友私信我,光头大叔有关于写作的大咖课程送给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