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帝内经》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要传递给后世的是什么?
中医,阴阳,医理《黄帝内经》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要传递给后世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明了寒热会变化,阴阳会变化。一个人生病正常由表及里,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受寒邪不解而伤内手太阴肺经,从而已导致咳嗽,这个变化指阴阳经络变化。这时的肺咳就会分寒咳热咳,寒热到达一个点会相互转化。这个重寒重热要达到哪个程度会转化,因人而异。人的十二经络是循环,病随时间也在人体循环,这个重字也告诉我们,要预防循环下一经脉的病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中医反应出的病人症状和相对应的问题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此学医,只能在条文中打转转!阴阳大论:只有一句话:其内无小,其外无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内寒极生热,内热极而生寒!说明病情危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啊,举个例子,夏天吃冰饮多的,一定会胃火大。主要原因在人体有个自我调节机制,发烧,咳嗽,打喷嚏,都属于此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易经老道的诡辩术。
《黄帝内经》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所以才会有这么荒唐的说法。什么柔即刚,黑即白,长即短,轻即重,实例虚,大即小,上即下,左即右,前即后……没说男即女,父即子吧。真是开玩笑!在一个语境中,一个范畴内,事物的性质都是一定的,像易道内经这种思维,人就人不人鬼不鬼了。
《黄帝内经》还有一段说,天圆地方,所以人头圆脚方。天有日月,所以人有两目。天有四时,所以人有四肢。地有九州,所以人有九窍。地有十二经河,所以人有十二经脉。时有十二辰,所以足有十趾加一阴茎一阴囊。太逗比了吧[大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的对,我打套形意拳来抗病毒!
上一篇:你们期待哪家厂商的5G新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