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中地理怎么学习?
地理,知识点,地图高中地理怎么学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中地理这门课程是比较难的一门课程。知识点比较多,而且还比较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
所以想学好高中地理要过的第一关就是知识点的记忆背诵。在记忆时还要注意整理和梳理知识点,不是一股脑的去读去背。最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把知识点归类以后再记忆。
第二关,是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初中地理考查的是对知识点的记忆,高中除了考察记忆以外,更偏重于理解和应用。在理解是要找准知识点的内外联系。比如气候和植被,洋流与气温降水等等。
第三,知识点与地图要结合起来。可以买一本高中地理图册,对应的知识点有对应的地图。这样点图结合,一方面可以帮助你记忆,另一方面让记忆更加形象化。
最后,是重难点的突破。高中地理里,有简单的也有难的。像太阳高度角、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来算时间的、给你一部分地图,让你先出来经纬度、洋流、气候的。这些题目要多加练习,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就可以顺利完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我曾经几次全市统考地理单科分都是全市第一)。地理这个东西吧。不需要记很多。不用背什么国家的具体经纬。背过了。到做题时候根本记不起来的。建议你。记地图轮廓的大体位置。或者记几个比较关键的标志点。从这几个点的经纬度推出你所要找的位置。要有地理的感觉。就是对地图的那种推算能力。不要去背。这些东西。没有用。再就是背背。有些主观题。也就是大题的答题框架。譬如。问。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知道有位置。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形。这几个大的方面就行了。不要每种类似的题都去仔细的记。每个题都不一样。每个地方也不一样。你能记完吗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的来说,地理这门学科,是人类对地球的基本认知。80%的基本知识点通过背诵即可。给你个比较笨,但是有效的建议,买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每天看看,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点,对比地图进行记忆理解,重复做题,反复做题,满分100,考个85不成问题!剩下的,就是靠悟性了!保证一个月能做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我曾经几次全市统考地理单科分都是全市第一)。地理这个东西吧。不需要记很多。不用背什么国家的具体经纬。背过了。到做题时候根本记不起来的。建议你。记地图轮廓的大体位置。或者记几个比较关键的标志点。从这几个点的经纬度推出你所要找的位置。要有地理的感觉。就是对地图的那种推算能力。不要去背。这些东西。没有用。再就是背背。有些主观题。也就是大题的答题框架。譬如。问。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知道有位置。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形。这几个大的方面就行了。不要每种类似的题都去仔细的记。每个题都不一样。每个地方也不一样。你能记完吗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常见问题及答题套路汇总
1.特征类问题:
(1)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
(2)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等)、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土壤成因等。
3.评价类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三套答题系统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4.措施类问题:
【答题思路】三套答题系统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常见问题例如: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②环境污染措施,③生态破坏措施,④自然灾害措施。
5.规律类问题:
【答题思路】①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②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③面:形状、大小④变化规律: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
6.如何描述地形特征:【答题思路】(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7.影响气温的因素:
【答题思路】(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上一篇:醉驾肇事了,对方要10万,实际只用1万,我不赔,怎么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