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四支海军只有两支参加甲午战争,还有两支海军为何没有去?
水师,北洋,南洋清朝四支海军只有两支参加甲午战争,还有两支海军为何没有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一,装备落后。在战争爆发以前,清朝的大笔海军经费都被挪用,导致舰船长久失修,新舰船缺乏,弹药也严重不足。
第二,缺少人才。因为全国最优秀的水军将领,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北洋舰队。其他舰队严重缺乏指挥人才,开战后,即使其他舰队想去增援,也力有不逮!
第三,政令多出。虽然这四支舰队都算是清朝海军,但却是由不同省份的不同大臣们组建的。互相之间,掣肘严重。所以直到开战,另两支舰队也没有出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大小小原因很多,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怪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本应该用在水军上的军资却被慈禧太后用来做大寿,最终日本打过来的是铁甲舰,而南洋水师却还是木壳轮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时参加甲午海战的是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其实广州水师只排了三艘舰船参加了战斗,其他两支水师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为什么不参加甲午海战那?原因有三:装备不行,备战思想不足,战争形式发展不再需要海军支援。
清朝四大水师,能拿的出手的只有北洋水师,其他三大水师每年的经费加起来还没有北洋水师的一半,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尚且军费不足,其他四大水师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其中福建水师在1884年中法战争的时候,被法国海军统帅孤拔击溃,几乎全军覆没,战后也没有重建,几乎就是有等于没有。
当发生了甲午海战之后,李鸿章就上奏朝廷请求南方的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北上增援,结果两大水师集体回复,舰队没有指挥,没有办法增援,请求北洋舰队加派指挥人员,这就说不过去了,好歹也是两大水师,打不赢仗了要紧,能牵制敌方兵力也行啊。甲午海战都开打了,你这边连舰队指挥都没有,足可见当时的清朝战争动员有多差劲。
众所周知北洋舰队最终覆灭并不是在海上被击沉,而是在军港内自沉或被俘获。甲午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在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采取了‘避战保船’的策略,之后北洋舰队就一直待在威海军港内,直到全军覆没。所以战争到后来就没有海战了,主要开始进行陆战,这样一来就不再需要其他水师前来支援。
甲午海战结果实在是令人扼腕,以当时的装备,如果能下定决心与日本一战,定能击溃日本海军,日本也会倒退好几十年,之后就不会有侵华战争,中国也不会遭受半个世纪的屈辱。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了保存实力,清其实也不想打,心里害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和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屡屡吃亏后,清朝意识到不变更思路不行了,朝廷上下兴起了一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之后洋务运动开启。由于在对外作战中的海战实力和西方差距太大,作为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一个体现,新型海军的建设也提上日程。
清朝主打的牌是北洋舰队,国库资金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所以北洋舰队购入的军舰在当时也算是实力不错的,但因为清廷腐败,慈禧太后故意克扣军费用来享受,致使军队补给跟不上,军舰维护和弹药补充都有很大问题。所以在和日本军队的甲午海战中,虽奋勇无畏,依然遭受了失败,几乎全军覆没。
在同一时期,清朝还养了另外3支海军。在北洋舰队对敌作战的时候,这三支海军都去哪儿了?
这三支海军是南洋舰队、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南洋舰队从名字上就知道和北洋舰队是同一批筹建的,筹建人是当时的两江总督沈葆桢,因此,主要的巡防地区是两江一带。这支海军的实力排在北洋海军之后,是第二位,不过实力上却差得很多,战舰吨位较小,火力也不大,军费接近北洋舰队十分之一。南洋舰队也参加了一些重要海战,中法战争期间,在陆军对抗的同时,南洋舰队在海上也和法军有过交手,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另外两支海军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规模比南洋舰队又要小不少。福建水师的前身是左宗棠创立的江南水师,后来转交给沈葆桢经营,由于经费捉襟见肘,海军实力非常一般,战斗力低下,在中法战争中被击溃,战舰所剩无几。
广东水师是成立最早的海军舰队,清朝前期就成立了,两次鸦片战争它都参加了。在北洋舰队筹建期间,它也曾随之更新了设备,不过总体实力和福建水师是一个级别。宣统元年,上述四支海军合并为巡洋舰队,各自的服役历史全部终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影响深远,它关系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也决定整个东亚格局的变动。当时清朝内部也意识到,过去败给列强,可以说是器械不如他人。
上一篇:女生学跆拳道很厉害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