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时常羡慕别人,而自己却从不努力呢?
羡慕,努力,我的为什么有些人时常羡慕别人,而自己却从不努力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有些人时常羡慕别人,而自己却从不努力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我念初中时,我的代数老师给我讲过他也在念初中时的一件事。他说,他在念初中时,他的成绩也算很突出,但是班上有一个同学比起他来就更为优秀些。起初时,每每看到他的这个同学取得好成绩时,自己非常的羡慕,自己暗暗的加油、打气,希望有一天能够赶上并超过他的这个同学。于是我的代数老师就使出浑身的解数,加大学习力度,可再怎么学再怎么追都赶不上,人家就是胜自个儿一筹!
望着乘风波浪的“对手”,我的代数老师耿耿于怀,开始有了妒忌的心理,“玩儿不过你老子就使阴的”,他于是就进行了新一轮追击,采取了较为“疯狂的报复行动”。我的代数老师常主动去跟这个同学套近乎,表面上跟他的同学“交朋友”,每天都拉着这个同学玩儿得不亦乐乎、神魂颠倒的,让他的同学“乐不思蜀”的,回来后我的代数老师常躲在被子里,照着电筒在偷偷地学习。渐渐地,他的这个同学由于玩儿过了头,被他拉下了水,成绩直线下滑,我的代数老师于是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领头羊!
在别人优秀和优越于我们时,心理都会多少有些不舒服,不管是你出于何种缘由,我认为都很正常。但是,我觉得:
其一、“既生瑜何生亮”的做法不可取。看到别人优秀,自己不去做努力,不去找自己的原因,而只知原地叫苦,怨天尤人,就好比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其二、“后起勃发”不应损人利己,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的代数老师这种做法,在作为学生时的我看来,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但这种“玩儿阴招”,骗取别人的善良来实现自己的夙愿,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也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现在看来于人、于己都是非常的自私、非常不利的!
综之,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优于我们时,要多向别人学习,让自己足够强大,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网络图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这样,要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分析。
羡慕别人:他有什么什么,要是我也有该多好啊!
自己努力:首先要根据各人实际情况,再选好奋斗目标,再未知的情况下,再进行多方面努力,同时这里还包括很多人,坚持不到最后,半途而废的。
所以说,两者之间确实有很大差别,想要像羡慕对象一样,自然也要付出同样的努力才行。
更不要每天都活在羡慕别人的世界了,少壮在不努力,老大可就要徒伤悲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羡慕忌妒恨”是现在社会上很流行的一句调侃俗语,意思是一般人(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比他卓越的人或者说比他优秀的人从羡慕发展到忌妒,再从忌妒发展到恨。实际上这是狭隘的攀比思想在作怪,是完全没必要的思维活动。人和人不管从个人能力、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机遇、价值观等方面不可能一模一样,这就决定了“卓越”和“一般”的基础定位。如果你想超越或者“平衡”比你卓越的人,那光是“羡慕嫉妒恨”是毫无意义的,最好的办法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要下大功夫赶超,要自强不息,奋起直追才有可能慢慢赶上或超过人家,如果你下不了这个决心,自身懒惰又不思进取,那只能怪自己没出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早上好!首先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为什么有的人时常羡慕别人,而自己却从来不努力?"这个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那就是“有的人总是去羡慕别人,而自己却又从来不去努力”的根源在哪里?到底是为什么形成这种现象呢?下面,本人将作出简要的分析和回答。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去羡慕别人,而自己却总是不去努力呢?其实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是有着较为复杂和深刻的自然和社会根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由人的根本动物属性,即人的动物本能决定的。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毕竟还是具备作为动物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的,那就是天生虽然以食为生,以食为天,但是首先基本都是不劳而获,靠向自然索取。从天性上来讲,谁原意劳动呢?劳动都是很苦很累的(无论脑力劳动或者是体力劳动)呀!正因为如此,少部分一类人就只保持了人作为动物的基本特性,只会索取,不会劳动,不原劳动,形成先天惰性。其二是由人的物质生存环境因素决定的。一个人出生后,所处的物质生存环境其实就决定了他(她)的未来人生取向。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最终成长成人,一直都是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食人间冷暖,不知道一切皆为劳动所得,无忧无虑,那么,这种人就只会永远只懂得享受,永远只知道索取,好吃懒做,最终一旦失去原有的物质基础的话,他们就只会羡慕别人,自己却不去劳动。其三是由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一个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开始,其实就在接受着社会的影响和塑造,他(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一个人整天都生活在加倍的呵护、娇宠、溺爱、矫纵、任性的环境下,那么,就会养成后天惰性,当一天他独立于社会的时候,自然一切都会只会以我为中心,然而又什么都不会,除了羡慕嫉妒恨,什么都不想去努力。其四是由现实环境因素决定的。现今社会,物质丰富,科技发达,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社会分工细化,人的社会地位层次明晰,劳动类别专业差异明显,社会分配多元悬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等等这些因素,形成社会结构差异,造成人们认识分化,有的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成绩优异,硕果累累;有的人顺风顺水,不劳而获,奔驰宝马,花天酒地;有的人四处奔波,苦累牛马,贫困缠身;有的人啃老依老,吸奶骂娘……如此种种,让不少人认识迷茫,价值观混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找不准奋斗的目标,缺乏应有的自信,缺失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整天闹骚满腹,满天乱喷,好像整个世界都欠他的,只知道羡慕别人,却不愿意自己去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