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米放久了会生虫,那虫子是哪里来的呢?
大米,虫卵,虫子米放久了会生虫,那虫子是哪里来的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米放久了会生虫,那虫子是哪里来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人做中药质量,长年和这些打交道。蛘子,又叫米象。米里之所以会出虫,是因为虫卵本就在米里。只要温度,湿度合适就会出虫。如何避免?一般中药在出厂前,会有一个过“火”的过程,指的是通过,炮制,晒,烘,能够杀死虫卵。(以前用磷化铝熏蒸,但因为毒性,现在不太使用了)食用米因为没有这个过程,所以虫卵难以避免,解决只有三个方法,一是减少每次购买数量,避免长时间存放,二是尽量不超过18度。虫卵在20度左右开始孵化,活跃。三是米中放花椒(用茶叶滤袋包好)这种方法属于对抗养护,纯天然,推荐。
最后说个有趣的事,一次薏苡仁里出了很多蛘子,水洗后晒,所有的蛘子会朝北爬,我当时惊呆了,查不到任何资料,但是真事,我估计可能和地球磁场有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是:“一部分虫子是从米粒中生出来的”!
或许你想说,米粒怎么会凭空生出虫子呢?
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生出“虫娃娃”。其实,这跟另一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处——【荒山野岭新挖了个池塘,明明没有放鱼苗,为什么一年半载后就有鱼了,这些鱼是从哪里来的?】
两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毕竟不是石头吸收了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就能蹦出个孙猴子的!神话可以天马行空,但科普得实事求是,本文将浅谈分析下原因。
米是怎么生出虫子的
——第一部分虫子的由来
正确的说大米是那些虫子的“养父养母”,真正的“亲生父母”是米虫。
米虫是咱们老百姓给它起的外号,中文的学名则是米象,原名为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可以说是一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昆虫,只要有谷物的地方,就有米虫的身影。
成年米虫在繁殖下一代时,会选择合适的谷物,把谷穗外壳咬开将其虫卵产入,随后嘴吐白沫,不对,是吐出粘液把缺口封上。
通常卵的孵化期在两个礼拜之内,这期间若是没有药物侵袭,或者没产业化加工。那么便会顺利孵化成幼虫,之后便钻入米粒中隐藏起来了,等待天时地利的一刻,快速发育起来。
越是气候温和、空气潮湿,幼虫期跨越成年期的速度愈快。这也是为什么在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相对比较常见的原因。
现在恍然大悟了吧,明明米粒看着挺正常的,有时还是会生米虫,而那些陈年旧米更不用说了。就是因为米粒本身早就携带着幼虫了,只不过肉眼很难看到,毕竟就一丁半点,还是米白色的。
——另一部分米虫的由来
幼虫到了成熟期,变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模样。这段期间米虫散发出的信号素,能招引躲藏在阴暗地方(墙角、地板缝隙……)的同类前来同亨食物,以及配偶繁衍后代。
如果不及时处理,大米可得损失不少。
去除米虫的三大绝招
1、熏制法:把大蒜和花椒放纱袋里绑紧,放在米上方。目的是利用大蒜含有的大蒜素,以及花椒含有的挥发油、香茅醛物质,散发出来的气味,熏跑米虫。需要注意的是,大蒜和花椒的量不用多,否则大米会有异味。
2、冰冻法:把已经长了米虫的大米,用保鲜袋分成多袋并扎紧,放入冰箱冷冻一天,能把米虫全部杀死。要用到时取出清洗,米虫会浮出水面,多洗两遍就干净了。
3、干燥法:注意不是拿去暴晒,不仅没有效果的,而且大米的口感会变得非常差。正确的做法是,用干燥剂放入米袋、米缸中,驱虫的效果出奇的好,还没有异味。提醒下,干燥剂不用特地去买,只要我们把吃的紫菜、饼干之类中的干燥剂保留起来就行了。
还有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在夏天,一次不要购买过多,预算能半个月吃完就行。
佘小厨(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出差过程中出现的虫子一般是指米象虫(学名Sitophilus oryzae),米象虫常见于水稻粮仓和加工厂,它们也会寄生在小麦、燕麦、黑麦、大麦、大豆、葵花籽、大米和玉米上。米象虫有咀嚼式的口器,最显著的特征是很长的鼻子,成年稻象甲呈红棕色,胸部有不规则的凹坑,翅膀上也有四个光点。米象虫幼虫期无腿,乳白色,头小,在蛹阶段的象鼻虫和成虫才有鼻子。
大米中之所以会有米象虫是因为米象虫的卵一开始就存在于米中。
米象虫产卵在谷粒内部或缝隙中,雌米象虫可以用强有力的下颚在谷粒上钻一个小洞,通过这个小洞产下一个卵,然后用一种凝胶状物质堵住这个洞。雌米象虫每天产约4个卵。在它5个月的生命中,它总共产了250-400个卵,这些卵可在三天内孵化。
在适宜条件下(通常8 -9月份),在谷粒内部的卵可以在3-4天内孵化成幼虫,卵孵化成幼体后,米象虫进入幼虫阶段,幼虫向谷粒中心移动。幼虫在谷粒里进食18天左右。幼虫是米象虫生长的唯一阶段,在大米内部,米象虫逐渐变大并成熟,角质层变硬,并定期蜕皮。米象虫幼虫成长需要消耗自身重量的几倍米,是米象虫破坏性最大的时期,因为它们贪婪地吃谷物,以淀粉为食,将谷粒掏空。
之后米象虫幼虫发育成蛹,蛹期为6天,不进食,蛹被包裹在幼虫建造的茧中。蛹阶段的米象虫体内和体外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最后,米象虫发育成熟从羽化孔中钻出来。
米象虫成虫体长0.2-0.5厘米,刚一出现,成年象鼻虫就准备繁殖。成虫可以移动并深入到大米中,广泛传播。米象鼻虫可以飞行,可以飞到附近的稻田并感染成熟的谷物。
米象虫最早起源于印度或马来亚地区,随着大米贸易的发展,米象虫已遍布世界各地。米象的生命周期和一年内完成的世代数取决于天气条件,如温度和湿度。米象虫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6-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整个生命周期大约在几周内完成,在印度米象虫一般在一年内繁殖5-7代。米象虫是储粮害虫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对储粮造成严重的破坏。米象虫害会导致谷物受热和水分增加,甚至可能导致发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