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项羽,韩信,刘邦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当韩信和他套近乎时,他才能耐住性子听下去而不是一口就拒绝;当韩信和他滔滔不绝的聊用兵之道,聊军事部署时,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心情也越来越开心,不停地用炯炯有神的眼光肯定韩信,引导他,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萧何可能确实军事才能一般,但他眼光一流啊。是不是人才,他还是能看的出的。
那么,为什么他不立刻向刘邦推荐韩信呢?主要是还是时机未到。他欣赏韩信,但是毕竟韩信没打过仗,空口无凭。万一成了下一个赵括,怎么办?直到刘邦大败,手下四处逃窜时,他才知道,靠现有将领是打不败项羽的,只能大胆启用新人,看看韩信是不是有他说的那么厉害了!
第二,韩信变了,不再木讷清高,开始笨拙的学习主动推销自己了。
曾经的韩信,是非常自负,不屑于也不善于推销自己的。曾经,他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说话,别人也最终能认识到他的才华。
结果发现,不行,必须得推销自己才可以。为此,他做了三次尝试。
第一次尝试:当着项羽和诸位大将的面,阐述自己的用兵方略。
结果,大家把他当笑话,把他的建议当做天方夜谭。他感觉自尊心被严重伤害,于是连夜逃跑到刘邦处,做了一个连敖(相当于仓库保管员)的官,每天混日子,用时间太舔干伤口。
第二次尝试:为了生存向夏侯婴发出心中的呐喊。
因为团队错误,团队所有人包括韩信都被抓起来,要被一个个砍头。看着前面一个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倒在血泊中,韩信这个老实人,急了!
他冲着监斩官夏侯婴,大声高呼:滕公,汉王不是要招揽人才,称霸天下么,那怎么能乱杀像我这样的英雄呢?
夏侯婴听到他的话,看着他的眼神,内心觉得觉得这家伙有点水平,就刀下留人,救了下来。然后,走近仔细和他聊了几句,结果发现:哎吆,不错吆,这家伙对用兵还挺有见地的。考虑到刘邦正需要人才,就直接任命他为治粟都尉(相当于分管粮食的后勤处副处长)。
虽然救了自己的小命,可这次推销还远不能算成功。因为,他还是未能进入刘邦这位一把手的视野中,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啊。
第三次尝试:放下架子,和萧何套近乎。
俗话说,事不过三。经过前两次的推销,韩信的思想也转变了。他明白,在这个乱世,要想出人头地,要么毛遂自荐,要么找关系,让有分量的人在刘邦面前介绍自己。否则,自己人微言轻,刘邦根本不会搭理自己的。
那么,找谁合适呢?谁对刘邦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可以让他言听计从呢?
经过认真思考,韩信把目光放在了萧何身上。
萧何是刘邦沛县起兵就跟着他的嫡系,政治能力突出,办事情稳重到位,刘邦对他非常信任和放心,长期让他负责汉军最重要的粮草供应。如果能说服萧何,则大事可期。
现存史料中,关于韩信如何搭上萧何这条线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我们可以推定,要么是夏侯婴向萧何无意间说过一次韩信的名字,被他记下来了;要么就是韩信主动出击,逮住机会,厚着脸皮一次次向萧何推荐自己,直到最后说服萧何,让他确认,韩信是一个军事奇才!
我坚信,这个是完全可能的。为了自己内心的宏大理想和信念,委曲求全,是能做的到的。韩信当年能在闹市中,为了自己的光辉未来,在地痞无赖的胯下钻过去,那么,就完全可以在萧何面前,再次厚着脸皮推荐自己!
从此,世上多了一个清高、木讷的韩信,多了一个生涩的巴结萧何,推销自己的韩信。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失意者韩信,多了一个用兵如神,攻城略地,横扫诸侯的韩大将军!
总结语:
人的成功,是很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和硬实力,也要靠别人的推荐和认可,要依赖于机遇。
韩信,曾经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却在改变思维方式后,人生面貌焕然一新。
对于今天在职场苦苦打拼的我们来说,韩信的例子可以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要懂得,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韩信在投奔刘邦后不小心犯了错误,按照律法要被杀头,然后韩信大放厥词,大王如果想得到天下,就不应该杀掉我这样的壮士?韩信这个牛吹的不是一般大,直接用天下吹!
夏侯婴当时估计被唬住了,心想这个人胆子真肥,不是一般人啊,然后举荐给刘邦,毕竟那个年代敢拿皇位说事的人没有几个,这里可以看出韩信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至少胆色很足!
然后刘邦就给韩信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职位以待观察,刘邦的态度为什么转变的如此之快?古人非常迷信,什么彗星出事,什么反常的话,包括特殊的人,天空出了彩虹等,都觉得是好兆头,点亮前途的关键因素,那么
刘邦从杀头到提拔的转变并不是认识到韩信有什么才能
就是心存侥幸的心思作祟,心存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迷信心里,希望韩信就是他的福星,他的祥瑞,毕竟好话都喜欢听,刘邦一想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尽然看出我有天子之相,自己还是很有潜力么
就这样韩信稀里糊涂的逃过被杀,我觉得韩信当时乐坏了,刘邦的智商上限也就是这十二个字: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他吹牛的的时候不打草稿,至于吹牛后,别人很快就忽视韩信,也就很普通么
那么萧何是如何发现韩信的才能?很简单聊天、谈话、说理想!
大家仔细分析:一个仓库管理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大部分人没有,可是萧何就关注了!因为萧何: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
狱警出生!这个职业很特殊、很敏感。特殊,指的是一般干狱警的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上至官员土豪,下至游街走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会接触。敏感,指的是职业特点,善于观察事物,心思细腻,思维方式独特。从职业可以看出萧何善于识人,而且心思缜密
好了,萧何就是这么个人。更关键的是萧何一直从事刘邦的后勤工作,萧何才是韩信的直接领导。事无巨细的萧何很快关注到吹牛的韩信,毕竟这个家伙真可以,一句话尽然免死不说,还换了个小官职,我的了解了解: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