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读的古文是什么?
他的,古文,春雨你最喜欢读的古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嵇康(224年-263年,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南北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钟嵘的《诗品》序,(隋唐五代)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宋)吕蒙正的‘寒窑赋’,等。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喜欢的古文很多,但是喜欢的是:《孙子兵法》,王安石的《浪陶沙令:尹吕两衰翁》及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字经》《弟子规》
《三言二拍》《陋室铭》
《朱子治家格言》《女儿经》
《千字文》《道德经》
还有很多,想不起来了,都非常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我最喜欢的古文是《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朱熹重新编排《大学》,分经一章,传十章,此章朱本称“经一章”。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开篇明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次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现在很多人读了大学,可是是否真的懂得了大学之道,成为大学之人了呢?在我看来,大学可以不读,但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大学之道,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要问喜欢读的古文有哪些?说起来还是蛮多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人文荟萃,贤圣辈出,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凝聚着智慧的经典书籍。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又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每每读起来,或掩卷深思,或心潮澎湃,或激情飞扬,或万千感慨,总是获益良多,启迪甚深。
但我最喜欢读的,还是一本由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口述,弟子法海集录而成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全名是《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名字很有点长,所以后人都简称之为《六祖坛经》。这是佛教史上唯一一本由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
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广东韶关,离六祖慧能的驻锡地南华寺差不多只有九公里的距离。那个时候因工作的关系,经常会带到单位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和团体前往南华寺参观,瞻仰六祖慧能的金刚不坏之身。起初对佛教毫不了解的我,虽然在南华寺的流通处,常常能够看见《六祖坛经》摆在玻璃展柜中,却对它毫无兴趣。轻狂地、自负地以为,一个一字不识的人,能说出多少道道来呢?但因去南华寺次数多了,也认识了一些寺院中的僧人,也就开始慢慢地了解佛教了。终于有一天,一位师父送了我一本《六祖坛经》,并建议我好好读读《六祖坛经》。我并不以为然。我想,我从来也没看过佛教经典,对佛教又知之甚少,而且《六祖坛经》又是古文,怕是很难看懂吧。但师父不断的勉励我,让我一定要看,他说:看不懂不要紧,只要你肯看,你一定能够开卷受益。
上一篇:LPL赛区“Condi假牌牵连到YM”,PDD直播表示因身体原因将会停播,是躲起来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