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江苏,苏南苏中都是古吴国,为什么感觉只有苏南说吴语?
苏北,苏南,苏中战国时期江苏,苏南苏中都是古吴国,为什么感觉只有苏南说吴语?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战国时期江苏,苏南苏中都是古吴国,为什么感觉只有苏南说吴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南和苏中的历史渊源颇深
苏南和苏中虽然在战国时期文化上同属于吴文化,但是两个原因造成了苏南和苏中在语言和生活习惯上出现明显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长江的分割”和“洪武赶散”造成的心理隔阂!
长江的自然分割。
历史上由于中原和南方的沟通交流不多,加上长久以来的政权割据,苏南和苏中是属于中原文化以外的范畴,这个时期活跃于江南的吴地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到了后期中原形成多次的大一统局面,中原文化也逐渐的扩张影响力,苏北的中原文明和楚文明相互交融并且逐渐的南下,对江北的吴地文化形成冲击,江北的苏中地区吴文化在这种过渡地带逐年演变,和江南的吴文化已经出现了微妙的不同。
相反由于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融合出多个地区文化,使得江北已经不仅仅是吴文化一种,秦淮文化就这样形成,秦淮文化在南京和江北范围扩散,有效的缓冲北方文明的南下,对长江以南的吴文化保持本质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是以长江分割为主要因素的
“洪武赶散”造成的意识形态转变
历史上苏南长期是富庶之地,人口较为稳定,到了明朝建立,成立初期的明朝由于历年战乱,造成很多地方十室九空,特别是江北地带人烟稀少,残垣断壁,亟需百姓开发和生产经营。在这个时期明朝政府做了两个比较有名的决策“洪洞移民”和“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主要是朱元璋将苏南一带富庶之地的百姓驱赶到江北开拓恳田,填补战争留下的空缺。
被赶到江北的基本上一穷二白,无力生产,为了取得帮助,常常偷偷过江回到苏南,寻求留守下来的亲戚资助,久而久之,物质方面的差异越拉越大,江南的老亲戚也渐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亲情疏远,血缘稀释。甚至反感回避那些江北亲戚的求助,到最后发展到歧视的地步。
无奈的江北人只得埋下头来,自力更生,尽力接触苏北的亲戚,加速江北范围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生活习惯和语言逐步的接近苏中本地的融合文化。
直到今天我们去分析南北两地的口音的时候,仍然能够找到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更多的是差异。因为这么多年那些江北的开拓者早就融入了当地的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一个国家是一 种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没有苏中这个说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句吴的历史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出土文物来重写。没有什么泰伯奔吴落户梅里,更没有什么“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越作为土著政权/部落酋长们不是白痴,他们对外来者具有天然排斥,根本不可能让外来者做国君的,后来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参与三监之乱的东夷姑蔑国,在被灭国后有一部分姑蔑人南下越境,被安排在越国西边边缘地带——衢州一带。2017——2018年衢州庙山尖土墩墓发掘的大量文物可以说明: 尽管姑蔑人的文化和技术远高于当时的越人,但是姑蔑人的领袖没有成为越人的国王,他们成为越人的附庸。先后灭国南下越境的部分徐、奄、姑蔑等东夷人势力和越结成”不服周”的联盟,盟主是越人。他们在后来的越灭吴的战争中成为越国的同盟军,这是后话了。
公元前1005年虞(宜)侯夨奉命分族南下定居宜邑,威慑江北和江南的东夷势力,开拓江南的历史事件,正是周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政策的具体贯彻和执行。
句吴国早期国都在镇江地区长达491年(公元前1005年——公元前514年),刚登陆镇江的镇江生产建设兵团还不够强大,为了避免东部古越人直接冲突,主动选择了向西发展,所以在江西、皖南、高淳、溧阳等地土墩墓出土的句吴青铜器要比苏州地区的要年代久远一些,实际上寿梦的爷爷皮然已经称王(江西樟树出土的者减钟上铭文有“吴王皮然”)。后期句吴国都迁到苏州地区仅41年(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73年)。
土墩墓是吴人殡葬风俗,土墩石室墓是越人殡葬风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南苏北在战国时期同属于吴国,那时的苏北广袤地区人迹稀少。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攻打东吴,苏北地区的男丁多数逃往江南等地,北方的魏国军人及做后勤的人员有不少就在苏北生活。明初“洪武赶散”又讲苏州、湖州、松江等地4000户手工业者迁徙苏北,繁衍生息到今天!
在今天的苏北,许多语言仍然保留北方、吴语的习惯。苏北人既说“称肉”(吴语),也说“打肉”(北方语);既说“河浜”(吴语)又说“河沿”;既说“天刚蒙蒙亮”(吴语)又说(天刚麻麻亮)(北方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