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打不成材、打是情骂是爱等一系列过于严厉教育孩子真的对吗?
孩子,的人,方法不打不成材、打是情骂是爱等一系列过于严厉教育孩子真的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打不成材、打是情骂是爱等一系列过于严厉教育孩子真的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观点:打骂等体罚式教育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所以不提倡。严格的要求不等于简单粗暴。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把耐心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相结合。
打骂等教育方式会伤害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人生有无数个可能。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发展。打骂等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想要的效果,但就长期效果来看,对孩子的身心伤害很大。
畏惧感让孩子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依赖打骂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害怕老师和家长,害怕教育。不敢大胆去想象,去创造。给孩子以后造成不良的影响。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孩子从大人身上学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使ta也会产生暴力倾向。会影响ta以后的生活。打骂取得效果并不理想。长期打骂孩子的后果无外乎两个:一是厌学,二是叛逆。这和我们想要的教育背道而驰。也是老师家长无能的表现。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的人,才会使用打骂等最简单的管理方式。有耐心严要求有方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严师出高徒,但严格不等于打骂。育人者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培育好下一代。
有耐心有爱心,才能担好教育之职。急躁、粗暴的人不适合做教育工作。因为培育人的品格比栽花种树更难。堪比园丁,实际上比园丁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才能塑造完善的灵魂。教育也需要方法。打几下骂几句就是教育了吗?如果真的可以这样,那么教育真的是世界上最好做最简单的事情。教育也需要探索好的方法:激励、制止、赏识,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起到的作用就是:教育出一个乐观、自信充满阳光、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严格要求不能忽视。我们需要赏识教育,不代表没有要求放任自流。教育孩子:有目标,有规矩,知荣辱,懂是非。既有健康的身体更有正确的三观。严格要求需要一定的惩戒,但不是体罚。结语:
教育孩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打几下骂几句。需要家长和老师能耐下性子,严格要求,探索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所谓的不打不成材,打是情骂是爱,只是那些无能执教者的借口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骂可能刚开始见效快,但这很有不是因为孩子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打骂属于惩罚教育,长期来看,造成的后果,一是让孩子觉得反正自己就是不好,索性破罐子破摔,觉得别人打他骂他都正常,这想的孩子就是遇到校园暴力也很有可能不会反抗;二是让孩子走向另一个觉得,他觉得只要自己有理就能打人,打人是对的,因为管教我的人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孩子可有可能成为施暴者;三是让孩子内心埋下仇恨,他现在还小打不过你,等他有一定能力了会特别叛逆,他觉得只要他长大了就不会挨打了。
所以,我推荐正面管教。不惩罚不娇纵,当然,如果没有学习过正面管教会觉得很难,所以,得学习,而且得坚持。温柔而坚定,既要管教好孩子,还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智商都不相同,所以教育模式不能复制,对孩子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教育没有对错之分,适合孩子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的太过片面,以前这句话,是根据普遍教育差,而且接受能力差的人来说,现在很多孩子,不缺营养,不缺环境,如果还用那样的方法,很可能适得其反,以前社会的诱惑很少 现在各种各样诱惑很多,如果还采取这种方式,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当然,也不排除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毕竟打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心上,孩子长大也都会理解,但综究不是好的方式,也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上一篇:我多年的闺蜜抢走了我的老公,我该如何从怨恨中走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