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马牛”这句话认可吗?成人后父母应该放手不管吗?
儿孙,孩子,父母你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马牛”这句话认可吗?成人后父母应该放手不管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马牛”这句话认可吗?成人后父母应该放手不管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儿育女为哪般?
有这样一位母亲,女儿自然是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着,已经上高三的女儿依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母亲每天想方设法给女儿调换胃口,增加营养。每天晚上九点半,总会经心地端着一碗荷包蛋汤、外加两个削好皮的苹果送进女儿房间。待女儿吃干喝尽,这位母亲把女儿拖至床前,女儿看书,母亲为她洗脚,女儿已经习以为常。
有一天,母亲生病起不了床,十八大九的女儿竟然不知道给母亲倒一口水喝。母亲让女儿将便盆倒一下,女儿先是一惊,继而极不情愿地甚至是嘟嘟囔囔地端着盆走了,过一小会儿,女儿端回来半盆,对妈妈说,她的一半倒掉了,母亲的一半还留在盆里。这位母亲好伤感,她不明白女儿的心怎么连一丁点儿都换不回来,这样的问题恐怕苍天都无法回答。
马卡连柯痛心疾首地地讲过这样一个事例。当客人送一块好衣料来,妈妈和女儿商量这块衣料给谁做时,作为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的女儿居然不客气地对母亲说:“你都38岁了,你还能活多久,你还需要什么?而我正年轻,我最需要。”马卡连柯就此告诫世人:“假使一位母亲舍弃这一切,甚至连自己吃的东西给了儿子的时候,这是一件最大的罪行。”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分别在日本、美国、中国的高中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在日本高中生心中;父亲第一,母亲第二;美国高中生心中;父亲第一,母亲第三;在中国高中生心中;母亲一下子落到第十,父亲位于第十一。
面对这样的位置,中国父母不知是否尴尬,是否心痛? 以我看,天底下就数中国父母对孩子好,为了自家儿和女,含辛茹苦几十年,把一个个黄口小儿养大到五大三粗且不当说,对儿婚女嫁,全大包大揽,甚至包养育孙男孙女也成了爷爷奶奶的专利。
看看当下青年们的婚礼,新房里彩电冰箱高级音响组合家具一应俱全,琳琅满目富丽堂皇气派豪华, 再折回头来看一看二老的房间里,却一派寒酸灰不溜秋黯然失色。两间房子,两个世界,两个天地,直叫人痛楚难言。
生活中常见;小不养老老养小,养来养去不讨好。有一天自顾不暇,连自己也养不动了,当你有一天成了儿女的累赘,再去看儿女的冷脸,那时候怕是连个哭法都找不到了,这实在是中国父母的悲哀。
作为父母,把羸弱的孩子养大成人就算尽了天职,以后的路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自己去做。
呵呵:“儿孙自有儿孙福,何为儿孙做马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是认同得,但是放手啥都不管真的体谅不了,我公公婆婆家里穷的只剩下人,但是老两口就实行得把你养大了你就得养我们,40岁开始就啥都不做,房也没有就让自己得儿子女儿租房养着他们,天天就麻将牌桌不离的,没钱就叫儿子女儿给,儿子女儿也不敢说,一说就说供你们读书用了20万当时钱更值钱现在钱不值钱,所以得翻倍还他得还40万,因为儿子女儿都忙就不想跟他们吵,而且他们也怕一吵起来那两个老的要去公司闹,曾经他老两口吵架把我老公的车都全打烂,所以一要钱就给,只要不烦他们,现在我儿子出生了,都到三岁了一双袜子都没给买过,反正也不指望所以也没有失望一说,现在我公婆不敢到我家来闹就经常去她女儿那里,她女儿都想把房子买了重新买也不让他们知道地址,反正每个月把钱打过去就行了。你可以不管不顾,但请体谅现在真的压力太大了,都不容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可!孩子小时 ,父母是强者,孩子成人,特别成家立业之人,父母是绝对的弱者!弱者去操强者的心,不是必不必要,是有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认同!
儿孙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或者长辈,付出了很多,这种付出会让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儿孙是“珍贵”的,只要看到孩子开心,就认为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从担心孩子磕了碰了、跌了摔了,到为“祖宗”当牛做马之间,意识与逻辑往往异常连贯,丝毫不觉得哪里不对。
但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能认识到“与儿孙做牛马”的坏处:
大包大揽,什么都替孩子做,是在剥夺他成长的养分
花有花的养法,人自然也有人的养法。自我掌控、尝试、接触陌生、挑战困难等,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养分,就像植物的根须,需要通过不断向四周向下扩展,不断触达更远的领域来汲取养分一样,你用你的根须触达了他的领域,就相当于剥夺了他成长所需的养分。所以,正确培养孩子,要给他足够的个人成长空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儿孙的“福”与“祸”在哲学上是辩证统一的,从来没有单纯一面的“祸”与“福”。有些事情,看似是“祸”,其实是“福”。
有位禅修大师说过,从看一个小孩子下楼梯就能看出他未来是否有出息:大多数小孩子都是后退着下来,头朝上,脚朝地,一只脚一只脚慢慢下来,一边下来一边哭,这些孩子胆子小,将来面向未知有困难。而有的孩子直接头朝下像狗一样的冲下来,而且动作特别快,尽管会摔疼自己他也不哭,但这个孩子有胆识,敢尝试,将来多半会有出息。
上一篇:松树皮发黑了,可以当植料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