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赏瓶的器型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纹饰,乾隆,青花赏瓶的器型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赏瓶的器型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类瓶被称作:玉壶春瓶,始见于雍正朝撇口,长颈,丰肩隐起三道弦纹,圆鼓腹,外撇圈足。白底蓝花,青花纹饰为缠枝莲纹乾隆朝大量烧制,是帝王赏賜子之器物故又名:赏瓶:。赏瓶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帝王赏赐给那些:为官清廉:的文武官员,以示表彰。赏瓶是清代历朝青花瓷中珍品精典器形,清早期器青花发色深蓝,画法荒疏率意,器形规整,胎体厚重,青花款识发色沉稳。到晚清光绪朝,赏瓶青花发色较深,略带紫色,胎体较薄,青花中黑点明显(俗称麻皮点),缠枝莲纹虽为传统纹饰,但此时已趋于疏朗,不似前朝的缠繞紧密。謝邀,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謝编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赏瓶,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为雍正一朝最新出现的一种造型,作赏赐之用。其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传世品形制基本相同,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赏瓶一般采用这样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其意喻深刻,"青"代表"清","莲"代表"廉","青""莲"合在一起,包含着清中晚期社会的意愿,希望时政"清廉"。
简介
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的喜爱。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赏瓶
赏瓶创烧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有专家认为,赏瓶是清中期以后,陶瓷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赏瓶的器型优美,适合于在器上绘制纹饰,赏瓶赐于功臣之后,此器将被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感受皇恩。
赏瓶更适合于观赏者用手握持欣赏。而赏瓶腹部凸起的两道弦纹,则更加加强了赏瓶的曲线美。赏瓶的纹饰不仅只局限于青花缠枝莲瓶,在乾隆时期赏瓶上的纹饰出现了粉彩赏瓶。早期粉彩赏瓶的纹饰种类很多,清晚期时粉彩赏瓶的纹饰常见的有粉彩百蝠赏瓶、粉彩百蝶赏瓶和粉彩皮球花纹赏瓶。
历史
折叠嘉庆时期清嘉庆时期的赏瓶纹饰也多以二方连续缠枝莲纹为主,此纹饰也多延续乾隆时期的纹饰,构图较为繁缛,缠枝也走向清晰,但花的画法则具有本朝的特点。嘉庆一朝的缠枝莲纹赏瓶的市场虽较乾隆一朝低一些,但在清中晚期是最好的,嘉庆一朝的赏瓶数量瓶不是很多,因此嘉庆赏瓶的市场地位很高。
即使一些品相差一点的,甚至是残损器仍可以高价位卖出。在2006年的中国嘉德3月份的拍卖中,一件清嘉庆青花缠枝莲赏瓶虽口部残损,但仍以2.75万元拍出。
纹饰
缠枝莲纹赏瓶 内涵之美赏瓶-骨质瓷谭翃晶绘赏瓶2-骨瓷狄少英绘
赏瓶的纹饰以缠枝莲纹为主,数量约占清代赏瓶的80%以上。自雍正朝以后历代绘纹饰大同小异。首先青花表示清廉,瓶子上画的缠枝莲也表示清廉,皇上用青花和莲花,作为赏瓶,不仅是奖状,而且也是一种警示,暗示为官要清廉。雍正时期的赏瓶,目前全国就一例,现存广州文物商店,带有雍正纪念款。 雍正、乾隆时期的赏瓶的纹饰以缠枝莲纹为主,赏瓶主要是以官窑器为主,制作精细,纹饰画法出于当时统一的"官样",因此许多赏瓶的纹饰都是一样的。
乾隆时期的缠枝莲纹赏瓶的纹饰多有仿永宣铁锈斑状的触点,这也是乾隆一朝青花的特点。以后各朝也有此类画法,特别是光绪朝的缠枝莲纹赏瓶,但这些仿铁锈斑状的青花纹饰又多仿乾隆风格,而非真正的永宣风格,所以,乾隆以后各朝的此类赏瓶在艺术上与无法与乾隆一朝相比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件元青花釉里红人物将军罐,争三件釉里红鱼纹瓶,第二件大明洪武年制青花双耳瓶
上一篇:当你落魄时有真正的朋友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