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词发展的兴衰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还是其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技巧的影响大?
诗词,兴衰,诗歌诗词发展的兴衰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还是其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技巧的影响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它的发展兴衰自然和外部环境及创作技巧创作能力有关,影响力难分大小,相辅相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引领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词发展兴衰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从客观因素来讲,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学传统的推陈出新的演变等诸因素,都影响着诗词发展的兴衰。从主观因素来讲,作者个人的天才禀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诗词发展的兴衰。而且,这诸多因素是相依相附,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但其中,起主导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客观因素,而不是个人的天才主观因素。
【1】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文学是人学,是写人的。诗词作为文学的形式之一,必然会反映诗人生活的时代的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活状况;写个人的命运和感情的悲喜哀乐。而这些情况的一切变化,是由当时社会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政治斗争所决定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诗词发展的兴哀。
清代诗人赵翼曾有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便是工”。
楚国的衰败灭亡,催生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诞生了《离骚》等光辉诗篇。
安史之乱,使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吟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苏东坡九次遭贬谪,方以旷达之豪情,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磅礴的词句。
南宋的偏安,才有了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壮志肌餐胡虜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才使陆游留下了《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煜做了阶下囚,方以血泪写出了“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来。它都告诉我们,是社会的客观现实,主导影响着诗词的发展兴衰。
当然,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制度、政策的引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诗词发展的兴衰。以唐朝为例。唐朝推行科举,以声律取士。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几百年来的门阀制度,使大批原来沉沦下层,饱受压抑的寒门文士,在政治上、文学上有了发展机会。于是,在唐代涌现出了王勃、陈子昂、王之焕、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一大批群星灿烂的诗人。
【2】文学传统的推陈出新的促进作用。
内容决定形式,需要激发创新。中国诗词从《诗经》、《离骚》、汉魏乐府一路走来,走的是一条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推陈出新。李白、李贺之于楚骚,杜甫、白居易之于《国风》、乐府,无论形式与内容,都显示出他们在学习继承中,推陈出新,有所创新发展。
正是在文学传统的学习继承中,中国诗词在形式上,由《诗经》,而《离骚》,而乐府,而古体诗,而格律诗,而词,而曲,而现代诗。在内容上,各种体式,都有佳作迭出,流传千古。
【3】诗人个人的天才禀赋的影响与作用。
这里,我们应当明确指出。诗人个人的天才禀赋,对诗词的兴衰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是巨大的影响。比如屈原的骚体诗,对后世的诗词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仍对中国诗歌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前面我们说到,影响诗词兴衰的诸因素是相依相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诗人个人的天才,只有在和客观的因素相契合的时候,才会迸发发光辉。比如李煜,他无疑是有诗词天赋的。但是,在他没有当亡国之君之前,写的那些风花雪月之词,实在是没什么味道。可是,一旦他做了阶下囚,诗人的才华才正正显露出来。
反过来看,即使有客观因素的契合,如果你没有诗词天赋,也还是不行。比如宋徽宗赵佶,他也同样当了亡国之君。但是,他写的词,比李煜差了一大截。因为赵佶的天才,不在诗词,而在绘画和书法。
天才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的。所以,我们承认诗人个人的天才禀赋,对诗词的兴衰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不应当将这种影响过分夸大。
上一篇:电影中的地震是怎么拍出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