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班级中有同学总是说谎,你会送哪句名言警句给他?
孩子,爸妈,谎言如果班级中有同学总是说谎,你会送哪句名言警句给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班级中有同学总是说谎,你会送哪句名言警句给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研究显示,四岁的孩子每两个小时撒一次谎,六岁孩子每小时撒一次谎。同时指出,96%的孩子都说谎。
不少长期追踪的研究都指出,常说谎的六岁孩子再大一点可能不再说谎。但是,假如说谎变成处理人际关系难题的成功策略,他们就会继续说谎。有1/3的孩子便是如此。七岁仍在说谎,就会继续说谎。他们养成习惯了。
说谎的原因
原因一:逃避惩罚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只要面临受惩罚的可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撒谎。三岁姐姐会谎称:“我没打妹妹。”明明爸妈全都看见。六岁就不会在撒这种笨谎了,打妹妹时爸妈刚好不在,才会说:“我没打妹妹。”
问五岁小孩:“撒谎是不是永远都不对?”92%的小孩回答是。
再问:“撒谎为什么不对?”
大多数的回答是:“因为会受到惩罚。”
可见,五岁小孩在评估撒谎风险时,只考虑到自我保护的层面。必须再大好几岁,才能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撒谎。要等到11岁,大多数的孩子才开始了解,撒谎会伤害他人。到那个年龄,48%表示,说谎会摧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22%表示说谎会有罪恶感。但即使到11岁,仍有1/3的孩子表示,撒谎的问题是会受到惩罚。
有个例子可以显示,小孩是如何把撒谎与处罚联系起来的:
38%的五岁小孩会把“去死,狗屁、王八蛋”之类的粗话脏话视为谎话。小朋友怎么会把粗话脏话当作谎话呢?
原来,在他们心目中,谎话就是讨来一顿骂或惩罚的话。粗话脏话也会讨来一顿骂。所以粗话脏话也是谎话。
增加处罚的威胁,会不会让孩子不说谎?
不会。研究发现:
生活在频繁惩罚环境中的孩子并不会较少说谎。他们只会在更小的年纪就学会把谎言说得更好,比较少穿帮。
原因二:跟大人学的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诚实真有那么重要吗?成年人每天都在撒谎,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孩子却看在眼里。
我们最常对孩子说的谎:“说谎话会长长鼻子。”
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谎话。
用一句谎话去教孩子不要撒谎,那不是荒谬吗?
想想看,小孩打开礼物发现他不喜欢时,我们期待他怎么做?
我们都希望他把最诚实的反应,比如生气、失望、挫折都吞下去,脸上应该客气地笑笑。
塔瓦尔博士做过一项实验:
让孩子玩游戏,赢了有奖品。最后小孩收到奖品,却发现只是一块普通肥皂。助理先给孩子片刻去克服惊讶,再问他喜不喜欢。
学龄前儿童约有1/4会谎称自己喜欢,小学有半数会撒这个谎。小孩会很不自在,尤其是在被迫讲为什么喜欢时。他们会皱起眉头,盯着肥皂,无法正视助理的眼睛。
这时,孩子的爸妈都从监视器里看到整个过程。当孩子说出这种“白色谎言”时,爸妈都几乎要喝起采来。爸妈认为孩子“懂礼貌”,感到自豪,并没意识到这也是谎言。
要大人写撒谎日志,他们承认自己大约每五次社交互动就撒一次谎,平均一天一次。大学生多一倍。绝大多数是让别人觉得好受的白色谎言。比如跟女同事讲,她今天的衣服很好看之类的。
原因三:环境的因素
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开始向爸妈告状了。大约14个月大,小孩遇到别的孩子把玩具或饼干拿走,就会用大哭、用手指、用眼光,要爸妈快来帮忙。有事向大人求助变成习惯,直到大约四岁,小孩开始听到大人要他们改掉:“这种事不要来打小报告”、“别来告状”
大人这样说,用意是要孩子学会自己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纷争。解决纷争需要一些人际技巧,假如爸妈总是介入,小孩就发展不出这些技巧。
幼儿园和小学老师都把大小报告当作心头大患。
然而,告状这种行为却引起科学家的关注。研究发现,十次有九次,孩子的告状是完全诚实的。爸妈也许觉得孩子告状告个不停,孩子的感受却不是如此。
他每向爸妈求援一次,其实都另有14次,虽然遭受冤屈却没有找爸妈求助。
孩子已经尽力克制了,忍无可忍才去找爸妈说实话,听到的却是:“别拿你的问题来烦我”
有学者指出,小孩告状所挨骂的次数,是撒谎所挨骂的十倍。
到小学,孩子最怕被同伴贴上“爱告状”的标签。因此孩子有事一般都不会跟父母讲了。原因在于:
1、同学谴责爱告状
2、同学的孤立,没人和你玩
3、老师与父母那句:“你自己去解决”
慢慢的,与其去报告,让人觉得幼稚长不大,不如什么都不说。
如何看待说谎?
说谎这个行为有一点讽刺,就是它既正常,又很不正常。既应视为理所当然,你又不能不管它。
说谎是儿童大脑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
撒谎是认知与社交技能高人一等的表现。撒谎的小孩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真实,并凭空想出另一个版本,并有能力把这个新版本以可信的方式推销给他人。
因此,撒谎所需的认知能力及社交技巧,是说实话时根本不需要的。
那种特别早(两三岁)就开始撒谎的小孩,或者特别早(四五岁)就懂得撒谎不露马脚的小孩,在各种智力测验、学力测验的表现都比较好。
研究结果显示:撒谎与聪明有关
那是不是说,孩子撒谎就好,越会撒谎越好?
虽然撒谎与聪明有关,但还是必须纠正。
如何纠正说谎?
谎言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这里有两个关于说谎的故事,你觉得哪个故事有效呢?
一个是《狼来了》的故事。放羊的小孩三番两次谎称“狼来了”,最后和羊一起被狼吃掉。
另一个是《华盛顿砍樱桃树》。华盛顿勇敢的向爸爸承认是自己砍了樱桃树。最后爸爸说:“孩子,我很高兴你承认树是你砍的。听你说实话,让我比拥有一千棵樱桃树还高兴。”
有75%的人认为《狼来了》的故事更能减少撒谎。
然而,这则全世界闻名的寓言在实验中没有半点用。听完《狼来了》,孩子反而撒更多的谎。
反之,听完《华盛顿砍樱桃树》,撒谎的比例减少了。男生减少75%,女生减少50%。
为什么一则故事可以大大减少撒谎,另一则却没用呢?
这两个故事的结局不同。
放羊的孩子结局很悲惨,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华盛顿既没因为砍树受到处罚,还因为说实话获得夸奖。
因此,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对孩子说:
假如你做了,我不会生气,还有,要是你说实话,我会很高兴。
上一篇:摩托车闯禁区正常行驶,按交通规则是对方责任,摩托车会不会有责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