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吊唁时二鞠躬不说二鞠躬要说再鞠躬?
都是,意思,也是为什么吊唁时二鞠躬不说二鞠躬要说再鞠躬?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为何不言“二鞠躬”
民间红白喜事,用到叩拜、鞠躬皆说是“一拜、再拜、三拜”、“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或者是“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极少有司仪用到二的,当然民间传承自有其道理,至于用“再”不用“二”也是有一定的说法的。
其一、古人表达第二次的意思是用“再”的,《尚书·多方》有\"至于再,至于三。\"的记载,是把再放在一和二事件中间的,因而“一而再、再而三”也是这样说的,“再”是同类动作的重复;至于“二”,是纯粹的数的概念,最早是用于卦象记数的,比如两根相同的茅草,是同类物体的重复。因而古人在数字上用二,而在叙事上是很少用到二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成语中也是用的“再”,其他类如“再接再厉”、“再作冯妇”、“再造之恩”等等都是叙事上的重复,很少用到“二”。
其二、道家所说的“二”就是指阴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简单的理解就是道生一,一就是太极,一生出了阴阳,阴阳活动相冲、相和生出了三,三的表现就是万事万物,抛却哲学、神学理论的争论,就“二”这个数字而言是承上启下的,在整个造物过程中是争斗最强烈也是相处最和谐的一环,更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重要一环。
其三、“不二”更是佛家的忌讳,佛教说“一道清净,故称不二。”大体意思是要入佛法之门为“一实”之门,佛法不二,没有其他的门路吧,不二法门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因而“二”对于佛家而言应该是有所忌讳的。
其实,俗人更偏重于相信数字与序号是有分别的,尤其是在英文中的表现更加明了,1、2、3与第一、第二、第三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古人用再代替二也不是唯有“二”才有的殊荣,类如喝酒时猜枚用的“六顺七巧”、牲口交易上用的“码子”、后世江湖的暗语等等都是数字的表现形式,不足为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 “二” 的发音,与 “儿” 的发音相似,尤其是口语发音不标准的人,会喊成 “儿鞠躬”,会被引起误会,也不严肃。
故 : "二鞠躬" 会被喊成 “再鞠躬”。
民间有的地方会是喊 :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再鞠躬(或者是 又鞠躬)”。
又因为"四",与"死"谐音,故,将“四鞠躬”喊为"再鞠躬" 或“又鞠躬”。否则,会被听错成 “死鞠躬”。
因为,不知何时流传下来的,官方三鞠躬,百姓四鞠躬。美其名曰 : “神三、鬼四”,或者是“人三,鬼四”。有官家人死了成神,百姓死了为鬼的意思。
老败兴们,也就被儒教的愚民之术所愚化,自认为贱。
而结婚时却是被司仪喊为 :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司仪绝不会喊“再鞠躬”或者“又鞠躬”,更不会喊“四鞠躬”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白喜事上的一些仪式,是很多年来传统的延续,包括主持仪式时所说的话。
在吊唁时,司仪所喊的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所延续的也是前人的语言习惯。其中所涉及的便是“再”字的古意。
“再”是会意字,由“一”和“冉”组成,“一”如同地平线,“冉”具有逐渐的意思。在地平线上,太阳在东方冉冉升起,又在西方缓缓落下,周而复始,永无穷尽。所以,“再”字表示的是重复、继续、又一次,也就是第二次的意思。
在《说文》中,对“再”的解释是“一举而二”,在《玉篇·冓部》中认为“再”就是“两”。所以,在文人在表述第二次时,常常用“再”字。
比如《尚书·多方》中:“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意思就是,我因此警告过你们,讨伐过你们,但一次又一次,你们仍然反叛作乱,如果你们还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将会重重的惩罚你们。这里的“再”,就是第二次的意思。
再比如耳熟能详的《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还有俗语中所说的:“一而再,再而三。”这其中的“再”字都是第二次的意思。
所以,在丧礼的吊唁中,司仪所延续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语言习惯,将第二次鞠躬,说成“再鞠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语言文化丰富多彩。\"二\"被引申到\"二百五”(指言行不端正的人)。说某某人特\"二\",是对人不尊重。当人家正行礼时,你叫\"二\"鞠躬、\"二\"叩首,是对行礼者不礼貌,也是对受礼者不尊重。\"再\"包含第二次的意思,所以用\"再\"代替\"二\"。
上一篇:外地人在上海,今年想买车,什么时候买合适,12万左右,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