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蒙古帝国能击败并统治俄罗斯很长时间,而拿破仑和希特勒入侵俄国都失败了?
俄罗斯,蒙古,拿破仑为什么蒙古帝国能击败并统治俄罗斯很长时间,而拿破仑和希特勒入侵俄国都失败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元朝人都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少数民族,蒙古高原的气候和俄罗斯的气候差不了多少,所以这些蒙古人到了俄罗斯之后压根不觉得冷,对于积雪融化之后泥泞的道路都是手到擒来的。而法国人和德国人所习惯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他们一到达寒带的俄罗斯就冻得不要不要的,面对泥泞无法前进的道路,压根就是一脸懵逼,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当然这失败的锅,不能让天气去背。一场战役是否能够取胜,不能光看士兵们是否足够英勇,最重要的是补给。当时这些蒙古骑兵一人就带着3匹马,口粮是奶酪和肉干,就这样,蒙古人可以支撑1个月。拿破仑和希特勒使用的都是热兵器,这些热兵器不像蒙古人使用的冷兵器,热兵器是需要不断补充弹药的,一旦没有了弹药,就成了一堆废铁,这两人的战线拉得太长了,自然弹药和食物的补给就供应不上了,没有了补给,自然会打败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我先概括原因,然后再详细叙述。因为拿破仑和希特勒对俄罗斯和苏联的入侵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会把叙述重点放在蒙古帝国对俄罗斯的征服上。蒙古帝国、拿破仑的法国、希特勒的德国军队战斗力都优于同时期的俄国,不同的是,蒙古帝国把这一优势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而法德的优势仅延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战斗力的优劣就很快逆转了。
从俄罗斯自身方面讲,蒙古帝国西征的时候,俄罗斯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多个封建王公各自为政,容易被人各个击破,无法组织起有效而持久的抵抗。拿破仑和希特勒入侵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苏联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从蒙古帝国、法国、德国方面来讲,蒙古帝国西征有主“主场优势”,而法德则没有。主场优势是一个体育名词,指的是比赛场地在自己城市的球队拥有的竞技以及心理优势,也就是生活场景和战斗场景相同或类似,没有陌生感。拿破仑和希特勒入侵俄国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战线太长,补给跟不上,士兵不适应俄罗斯的气候,战斗力减弱等。
蒙古军队不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先说气候,蒙古人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上游,蒙古士兵长期在蒙古草原生活和战斗,在恶劣气候中的生存能力很强。蒙古草原的气候条件跟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差一些,所以蒙古士兵不存在气候不适的问题。再说补给,蒙古军队在战争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自己不需要准备很多的补给。一般每个士兵带几匹战马和几天的干粮就可以了。蒙古马的适应能力很强,不需要专门备草料,只要有植物吃,蒙古马就能生存并发挥战斗力。蒙古军队每攻下一座城池就会抢财物、屠城,然后付诸一炬,不需要分兵占领。基本生活物资得到补充之后,再进攻下一座城池。所以蒙古帝国军队也不存在补给的问题。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蒙古帝国西征很快就征服了俄罗斯,并统治了好几百年。
蒙古帝国远征欧洲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成吉思汗时期。花拉子模杀了蒙古的商队和使者,成吉思汗率军亲征,1220年攻陷其首都布哈拉。接着成吉思汗派哲别(也就是射雕中郭靖的箭术师傅)和速不台西征,1223年与俄罗斯联军会战于卡尔卡河畔,联军惨败。“是役也,俄罗斯亡六王七十侯,兵士十死八九”。
第二次西征是在窝阔台统治时期。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15万蒙军远征欧洲,大将速不台辅之。1238年,俄罗斯地区(这里的俄罗斯地区并不等同于现在的俄罗斯版图,是一个概念性的地理范围)东北部的梁赞、弗拉基米尔等公国全部被蒙军攻陷。1239年,蒙古大军向南进发,第二年攻陷基辅,然后分兵两路侵入波兰、捷克、匈牙利和多瑙河各公国。1242年,蒙古军队返回伏尔加河下游,定都撒莱,建立了金帐(钦察)汗国。
金帐汗国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主要是采取傀儡政策,扶植当地的封建王公维护其统治,采用人质、拉拢、离间、暗杀等手段,迫使他们效忠。后来金帐汗国内讧,国势衰落,内部分裂为几个小汗国。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三世率军与金帐汗国对峙于乌格拉河。由于内部不统一,金帐汗国主动撤兵,不久后,最高统治者在内讧中被杀,蒙古帝国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彻底结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从罗刹的西部侵入罗刹,都归结于失败,而蒙古人从亚洲大陆的东部和中部入侵罗刹,会取得成功,并且奴役了罗刹两百多年呢?
这是因为,在拿破仑和希特勒挥师东侵时,沙皇罗刹和苏联的实力虽然都相对弱于它们,但并不是绝对的弱于它们。
在拿破仑侵入罗刹时,罗刹已经经历了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多年的励精图治,成为了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而拿破仑表面上的五十万精锐之师,一投进罗刹广袤的国土上,就是犹如点点滴滴的雨水,进入了广袤干旱的沙漠一样有来无回了。经过苦战后才进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严寒的冬季再加上罗刹的坚壁清野,拿破仑的结局不只是从罗刹狼狈退却,而且还导致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
而希特勒攻入苏联的精锐和庞大之师,同样是在经过了层层苦战之后,在攻入莫斯科近郊时,已经形成了强弩末势,无能为力了。
更为致命的是,纳粹荒谬的种族主义谬论,帮了苏联的大忙。本来在德军刚刚攻入苏联的时候,那些渴望摆脱“天下苦苏久矣”的不少苏联公民,很多人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热烈的欢呼德军的到来,形势对苏联极其不利。然而,在纳粹的眼中,属于斯拉夫民族的苏联各民族,都无一例外的属于必须消灭铲除的劣等民族。纳粹对苏联民众的箪食壶浆,回报的是对他们的血腥屠杀!就这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纳粹,把本来支持欢迎自己在苏联民众,又赶回了苏联政府的那一边去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不少有战略眼光的德军将领,都主张不要计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几次大的歼灭性的战役,大量的消灭苏联的有生力量,从而迫使苏联讲和,签订有利于德国的停战协定。但是愚蠢短视的希特勒,断然拒绝了这些德军将领们的建议,固执的“寸土必争,”耗费了德国的大批有生力量,并最终以德国的战败覆亡告终。
上一篇:诗人自己写的诗都会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