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乾隆给儿子一个大难题,嘉庆也尽力补救,为何清朝仍烂透了?
嘉庆,乾隆,清朝乾隆给儿子一个大难题,嘉庆也尽力补救,为何清朝仍烂透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乾隆给儿子一个大难题,嘉庆也尽力补救,为何清朝仍烂透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清在乾隆后期的烂是烂在骨子里了,就像一只熟透的苹果,内核早已烂的无以加复,外表却仍旧看似光鲜亮丽。
一、自诩天朝上国却早已不再与时俱进;
在家清在位期间,世界正处于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西方各国日新月异,但是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大清朝仍旧在那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康乾盛世”的美誉中,丝毫没有看到世界的变革。
民众不开化、愚昧无知是典型,哪怕是造反也是运用封建迷信来蛊惑老百姓,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封闭和愚昧无知。
朝廷大佬们一直熏陶在孔圣人的教导之下,崇古排外,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动不动就是“古语有云”,如此的社会上层,虽不缺乏有识之士,但是大象难敌群蚁,在社会整体自大的情况下也是无能为力。
二、各地叛乱越演愈烈,早已不复当初的太平景象;
随着国内阶级矛盾越加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嘉庆帝在即位初,就倾尽全力严厉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在镇压期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最终镇压了此次起义,但是清王朝也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
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嘉庆第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
三、嘉庆帝看似勤政,却是治标不治本,空耗精力。
乾隆末年大清朝政局已然是危机四伏,嘉庆帝自此情况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开始整饬内政、整肃纲纪。
首先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及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虽使得朝堂上和珅党羽飞灰湮灭,但是贪污腐败之事仍旧称出不穷,难以为继。
其次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
再次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是官员们官官相护,一起包庇,堵塞圣听,嘉庆难以了解真实情况。
从上看出,嘉庆虽然有心对内政整顿,凡是亲力亲为,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空耗精力。
综上所述,清朝在乾隆后期就已烂在骨子里,还是以苹果为例子,要是一开始烂在表面上大不了挖掉就是,但是烂在内核里,表面的光鲜亮丽却掩盖了内里的腐朽,一旦从内部开始烂起,等到发现时也早已是无药可救、病入膏肓之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朝廷烂是正常的现象,清朝亦是如此。
都说打江山容易做江山难,一点也没错,打江山,只要打仗,打胜仗就行,朝廷内部矛盾一致对外。
而等到做江山时,没有外部矛盾了,内部矛盾就开始突出,官员腐败,地方出现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
所以说,清朝烂是正常现象,不是一个人能拯救的,是历史的趋势。
上一篇:现在因为结婚买房写名的争议多,为什么不选择婚后一起奋斗买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