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的谋士,地位如何?
谋士,的人,地位古代的谋士,地位如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不胜数的谋士,有小到谋取一场战争,大到谋取天下。根据历史上众多谋士能力筛选,评选出中华十大谋士。简单了解一下:
一、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姜子牙)
二、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三、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四、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五、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六、辅佐二主建立蜀汉霸业——诸葛亮
七、唐太宗的治国媒臣——魏徵
八、建立北宋的第一功臣——赵普
九、辅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谋士——刘基
十、兼仕两朝功劳卓著的谋士——洪承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谋士,顾名思义,是指运用巧妙的或狡猾的计策而完成某一事业或得到某一结果的人。是有智谋的、设谋献计的这类人的总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对谋士的最好评价,那么谋士的地位如何呢?我认为是可以做的很高的,如张良封侯、萧何为相,他们都是刘邦的谋士,只是职责不同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位很高,不像满清时候,是奴才和主子的关系,而且契约关系,你有理想,我有谋略。
用个不恰当的例子,满清以前谋士是主公关系是主人和猫关系,君子之交。满清时候,就是狗和主人关系,是依附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谋士地位一般都很高,因为是主人身边出主意的人
古代谋士,在政治、军事、医学、天文、地理、生活方面都是很精通熟悉。所谓“谋士”,即为以谋取士,用自己的智谋为王侯霸业服务,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理想。
从政的谋士称之为丞相、宰相;从军的谋士就称之为军师。从政的谋士只负责出谋划策,而不负责实施;汉朝的张良就是杰出的谋士。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是兵仙韩信其实也是谋士,但很少称为谋士。虽然他也能谋划,但他们都是亲自参与指挥实施的。
所以谋士一般来说身份地位都很高,基本上都是王侯将相身边的人,明天都出入帝王,将帅相身边,小到军中出谋划策之人,大到帝王之后之人。都是很受尊敬的。
而谋士一般都是聪明过人,饱读经书,能给人出谋划策而且成功。可以给其主人提供帮助。一般都会跟随主人留名青史的,比如:春秋:子产,管仲,晏子,赵衰,荀偃,文仲,范蠡 战国:苏秦,张仪, 如秦有商鞅、李斯,汉有张良、范增、蒯通、陈平、萧何、曹参、陆贾,三国有诸葛亮、贾诩、郭嘉、荀彧、荀攸、程昱、法正,晋有羊祜、杜预,唐有房玄龄,魏征、杜如晦,元有耶律楚材,明有刘伯温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沫白,我来回答。
谋士,指设谋献计的人。在古代,能上学读书的人是很少的,学而有成的更是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有句老话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古时的谋士:相当于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所以,古时的谋士地位也是很高的。
一个领导者,要是想做出一番事业,身边必须得有两种人。一种是抡斧子的,一种是摇扇子的。这两种人缺一不可。但往往,都是摇扇子的指挥轮斧头的。也就是说。相对而言,谋士的地位要高于武将。
不管是打仗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有头脑的人,而不是遇见事情只会往前冲的莽夫。
在和平朝代,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将,但一旦爆发战争,就是武将的地位高于文官。如果只是重文轻武的话,国家军事实力弱,部队没有战斗力,很容易遭受侵略。
三国时期,诸葛亮作为谋士,手无缚鸡之力。而蜀国五虎将,个个英勇无敌,万军之中可取敌首级。在战场上可以以一敌百,却对诸葛亮十分尊敬,甘心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最后,诸葛亮官为丞相,成为了仅次于皇帝的人物。任凭那些武将如何奋勇杀敌,也得乖乖的听读书人的话。
从历史上看来,开国皇帝在建立王朝以后,最先杀的就是那些出谋划策的谋士,而那些较为鲁莽的武将,却几乎都能活到最后。这也说明了那些谋士的危害更大。
不管是打仗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有头脑的人,而不是遇见事情只会往前冲的莽夫。
在和平朝代,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将,但一旦爆发战争,就是武将的地位高于文官。如果只是重文轻武的话,国家军事实力会弱,部队没有战斗力,很容易遭受侵略。但如果,重武轻文的话,国家管理会陷入混乱,毕竟武将大多是都是不识字的,也不懂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文官和武官没有偏向哪个之说,不同的情况侧重点不一样,封建统治者更愿意看到的是文武官员势均力敌,以便于管理。
上一篇:假设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挑,你觉得谁会胜利?(年龄要考虑在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