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岁宝宝积食发烧又不吃药怎么办?有简单的按摩可以学吗?
宝宝,作用,孩子三岁宝宝积食发烧又不吃药怎么办?有简单的按摩可以学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岁宝宝积食发烧又不吃药怎么办?有简单的按摩可以学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晚上好,谢谢邀请。
一、首先宝宝发烧要判断准确,如何确定宝宝是因为积食而引起的发烧呢?
主要有几下5点来判断:
1.宝宝睡眠躁动不安,比如不停翻动身体,甚至出现咬牙的情况。
2.宝宝食欲不佳。
3.宝宝自己说肚子涨和疼。
4.观察宝宝的脸上,鼻梁两侧发青。让宝宝伸出舌头来看看,舌苔会呈现白且厚的情况,甚至呼出的口气有酸腐味儿。
5.小儿因积食引发的发烧,会伴有手脚心发热等症状和表现。
二、关于宝宝积食发烧的危害。
宝宝积食会引发胃肠疾患。 宝宝积食过程中,会导致腹部胀疼、大便干结或酸臭,引发便秘或腹泻以及胀热。 宝宝如果及时的时间过长,会直接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三、有效的推拿方法:
1.捏脊。
宝宝采取趴在床上的姿势,卷起背部衣服,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宝宝的脊椎两侧两个指头的宽处,从尾骨处轻轻捏起皮肤,慢推至颈部大椎穴。 顺序是由下而上,每次5次左右,建议早晚5、6即可。
2.推门板穴位。
门板穴位在手上大鱼际最高的地方,大人可用拇指顺时针推个50次,每天一次即可。 3.按摩腹部。 宝宝采取仰卧的姿势,大人把双掌搓热,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可以先左右按摩,再顺时针按圈。每天30次即可。
以上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宝宝健康成长。
我是小晓样儿,擅长健康、真诚育儿心得,分享写作经验,以及喜欢PS、涂绘。
欢迎关注。欢迎在评论区多互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宝宝积食发烧,只要没有超过38.5℃,是不需要吃药的。对于宝宝积食,又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小儿推拿,对宝宝没有伤害,而且效果明显。
首先准备工作,手洗干净,不要留长指甲。在宝宝开心的时候做,哭闹的时候不要进行。
积食了,主要采用清法。
【清胃经】位于大拇指的桡侧,从腕横纹到指尖。向外清。
推100-300次,有清胃热,导积滞的作用。
【清大肠经】位于食指的桡侧外缘,自虎口到指尖。向外清。
推100-500次,有清腑热,导积滞的作用。
【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间。
推100-500次,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顺运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画圈。
推100-300次,有理气,消食导滞的作用。
【推小横纹】位于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关节横纹处。
推100-500次,有退热、消胀、散结的作用。
【下推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第四腰椎到尾椎的直线,推100-300次。有泻热通便的作用。
【摩腹】位于肚脐的四周。
顺时针慢慢的按摩,100-200次。有消食理气的作用。
【捏脊】自尾骨至大椎骨,从下向上捏脊。
五次左右就好了,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孩子从小到大基本就没给他吃过药,因为会小儿推拿,基本都是推拿给解决的,积食引起的发烧也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问题。
积食大多脾胃都不好,脾胃不好,吃进去的东西就消化吸收不了,进而导致肺火上升,肺火直接关系到呼吸道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感冒发烧,比较直观的方法是帮助孩子排泄,解决掉问题的源头。排泄分两种,一是呕吐,二是拉臭臭,泄出来之后,脾胃两气正常升降,肺气顺起来,孩子就会慢慢降温退烧,接下来把我平常做的手法分享给大家
一、摩腹3-5分钟,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功效
二、揉中脘200-300次,有消食化逆,健脾理气的功效。
三、按足三里200-300,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强壮身体的功效。
四、捏脊3-5遍(由长强到大椎为一遍),有升降气机,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功效。
一般小孩第一次推拿,会有点不适应,甚至排斥,家长记得安抚好孩子的情绪,推拿期间严格注意饮食;鸡蛋,牛奶寒凉是一定不能碰的,要多喝温水,不能连续推拿五天以上,手法不清晰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以免做错影响恢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宝宝发烧不高,38.5以下,也敌视是积食引起的发烧,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和推拿的方法
小儿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刚开始手法以轻柔为主,不要追求效果,可以擦上按摩油,或者润肤油。用太重的手法,让孩子疼痛或害怕,一开始要让孩子能适应推拿。
推拿频率
基础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统调理:每周一至二次
疾病状态: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2、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次数:约100~500次
3、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