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为何热衷于“闹洞房”?
洞房,新娘,的人古人为何热衷于“闹洞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为何热衷于“闹洞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感觉古代的闹洞房更多的是教育意义,为夫妻之实;为夫妻之间放得开营造氛围;教会两口子一些难题,这种氛围长这种知识才不会尴尬和脸红!
古代没结婚前这方面的理解为零,害羞的文化很难放得开,然后基本通过媒人将两个陌生的人拉在一起,闹洞房显得有一定意义!增加一些习俗,多营造一些乐趣,这样的天数基本上是这两口子最难忘最美好的日子!
促进夫妻以后同甘共苦、心连心、百年好合有一定作用!
但是现在感觉闹洞房可以取消了。当然,我们那里这方面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取不取消都一样!只是有些地方的习俗真不敢恭维啊!完全抵上一部三级片,也许是网上恶搞?低俗一点只是当事人被揩油,可是有个别完全因为闹洞房受伤的严重。这样的闹洞房就是劣变。
虽然闹洞房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但是闹洞房的教育意义早就被代替。
感觉这种文化只会被玩坏,还不如取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往今来,洞房花烛夜乃是人生的一大喜事。这项喜事的最后,"闹洞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小程序。
不仅仅是古人,现代的人一样喜欢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为什么古人这么热衷闹洞房呢?我的看法如下:
1.热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喜欢热闹而害怕静,热闹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逢年过节,遇到喜事,中国人就讲究一个热闹。只要热闹了,喜庆的意味也就出来了,好兆头有了,心情自然也就跟着好起来了,工作和生活也就更有动力和激情了。
2.增加新郎新娘的熟悉感
古时,男女婚嫁并不是自由恋爱,所以结婚之前,男方和女方甚少见面,甚至可能连一面之缘都没有。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就要通过结婚这么一道程序,以后长相厮守,同舟共济了。
两个陌生人洞房花烛,难免陌生和尴尬,然而通过这种无所顾忌的“闹",使两个新人在入洞房之前,先多少增加一些熟悉感和亲昵感。为后面顺利洞房打一个小小的铺垫。
3.带有性教育的意味
闹洞房这一娱乐项目,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很明确的性指向。在古代,“性”是一个极其隐晦、敏感的话题,可一旦结婚,性爱又不可避免。怎么办呢?那就通过闹洞房这种方式,快速地让新郎新娘了解性知识。
其实,新郎还好,毕竟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男人可以通过接触社会来早早的了解性知识。而女性就很难了,在讲究"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原则下,很多女孩子到结婚那天对性还是一无所知。通过这么带有性指示的闹,可以让新郎,新娘有一些性启蒙。
4.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驱邪避灾(传说而已)
古代人们的认知水平低下,他们认为洞房中有狐狸、鬼魅作祟,为了驱除阴邪、补益阳气,众人要将洞房闹得热火朝天,这样就可以驱除邪气,赶走妖魔鬼怪。
感悟:时至今日,闹洞房已经越来越出格,甚至有不少悲剧发生。虽然闹洞房是一项喜庆的娱乐项目,但是要适可而止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云,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其中,“洞房花烛夜”,形容男女新婚之夜的欢喜,也是男女成人的一大标志。
但问题随之而来,新郎新娘结婚理应在新房,为何要称为“洞房”?
“洞房”一说有何来历?
01、“洞房”的来历
“洞房”最早指深邃的内室,与结婚时的新房并无关联。
如《楚辞·招魂》中所写:“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北周庾信《和咏舞》诗云:“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此处首次出现洞房与花烛的意象,但这里的洞房仅指闺房、内室,尚没有与新婚勾连。
直到唐代,始见洞房借代婚房的用法。中唐后期诗人朱庆馀作有一首名诗《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图/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概念图
至于人生四喜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最早出自哪里,有好几说。
一说由北宋末诗人汪洙所作。汪洙被誉为神童,但其所作神童诗,仿佛被世人加上了多重滤镜,较可疑。
而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相形之下,这一出处比较可靠。
也就是在南宋,“洞房”才特指男女新婚之夜如胶似漆、如鱼似水的婚房。
为何称新房为“洞房”,也有很多上古传说,但都明显不着边。私以为,其与房中术中,洞房借指女性阴户。洞房指称婚房,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充分的联想。
新郎要入洞房,与新娘(“洞”的具体象征)完成某种传宗接代的仪式,而这个“进入洞房”的过程,很隐晦地通过“入洞房”的字眼显现。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非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且按下不表。
02、为什么要“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也称“戏妇”、“戏新娘”,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这一习俗历史十分悠久,且延续至今。
春秋时期,结婚没有吹吹打打、嘉宾云集,是不闹的。
《礼记·曾子问》描述当时的婚嫁:“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礼记·郊特牲》也记道:“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整个婚礼很朴素平
到了战国晚期,有一则关于燕丹婚嫁遗风的记录,见《汉书·地理志》载:
“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也。”
上一篇:孩子转学,班主任会挨批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