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用鲤鱼跃龙门来比作高考合适吗?
鲤鱼,龙门,黄河你觉得用鲤鱼跃龙门来比作高考合适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觉得用鲤鱼跃龙门来比作高考合适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下,用鲤鱼跃龙门来比喻考大学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鲤鱼跃龙门”典故的出处。
龙门是个黄河峡谷的地名,距离山西省河津市大约12公里。相传黄河鲤鱼只要能跳过这个龙门就会幻化成龙,从此腾飞于宇宙。人们经常用“鲤鱼跃龙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来比喻逆流前进和奋发向上。
之所以说“鲤鱼跃龙门”能形象贴切地比喻高考,原因有二:
一、竞争异常激烈
龙门一带地势险峻,水流湍急,各种大小鱼列聚集于此都想一跃而上,到得上游寻找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鱼中弹跳能力最强的非黄河鲤莫属,而最后能跃过龙门的只有黄河鲤中的佼佼者。
这像极了现在的高考,虽然近几年扩招让考大学变得相对容易了点,但是要想考个好大学,竞争仍然极其激烈,犹如千鱼万鱼跃龙门。
二、跃过龙门,前途一片大好。
黄河鲤跃过龙门后即使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能够幻化成龙,也能获得更大的生活天地。而我们的高考难道不一样吗?对于无数的莘莘学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来说,高考目前是最为公平的制度,一旦考入985或者211大学,前途则一片光明。
下面结合我的班级来个现身说法吧!
我们这里位于皖中的丘陵地区,以劳务输出为主。高考是人们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人们只能靠打工或者在外地承包土地种藕营生,毫不夸张地说,全国各地只要有大面积种藕的地方,必定有我的家乡人。
我的初中班级原来一共58个人,上次同学聚会我做了一个统计: 考上中专或大学的一共只有13个人,能称得上事业有成的目前只有8人,全部出自这13个人当中,他们有几个下海经商得早成了老板,最牛的一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校当教授。剩余的同学除几个做熟食生意以外,基本上都在外地承包田地种藕,被我们笑称“藕老板”,实际上他们挣得都是从泥土里抠出来的血汗钱。
如今我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从我毕业出去的学生反馈信息来看,目前混得好的基本上都是当年成绩优异后来考上大学的那些学生。
所以说,目前在农村,高考虽说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但绝对是最主要的出路。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来评论区留言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用鲤鱼跳龙门比喻高考的学子们,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永远都不会过时。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这个话说得虽然有点绝对了些,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学习文化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途径。如果没有读书学习这个必然过程,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空想。
现在,在我国早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人人上学读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人人都接受高等教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莘莘学子要想跨进高等学府的大门,还必须通过高考来展示自己的实力,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因此来说,学子们参加高考就是一个鲤鱼跳龙门的过程。用鲤鱼跳龙门来比喻学子们的前程,亦是恰如其分的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谈谈"鲤鱼跃龙门"是怎么回事,再来看看合不合适可好?
相传,禹王要挑选一批既勇敢又有才的鱼来管护黄河水域,考题是这鱼必须能跃上龙门。东海中一大群鲤鱼准备一试,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它们来到龙门之下,见这龙门高达百丈,太高了,一部分鱼儿估计自己跳不过去,游回东海去了;有的使尽平生气力向上跃去,但怎么也只能跳一丈多高,又有一部分放弃了。留下来鲤鱼的不甘心,日夜苦炼跳跃功夫,整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但是一下也只能跃四十九丈高,还是差得很远。 大禹点化说“好大一群鱼!”有条金背鲤鱼有所感悟,灵机一动,组织它和几个强壮的鲤鱼提前跃到半空,叫其它的鱼第一跃跳到它们的身上,再借助风力住上一弹,终于,一个个都跳上了龙门。最后,它却还在龙门脚下。它不甘心,见黄河河心有一块巨石,浪花飞溅几十丈高,于是,它找准机会,猛地窜出水面,跃上浪峰,又用尾巴猛击浪尖,一跃而起,终于跳上了龙门。大禹大喜,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此鱼变成一条黄金龙,并命它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及黄河。后来,凡科举出榜者,考官就在上榜学子的姓名上点红以示高中。
想想看,高考甚至人生之路,是不是与这鲤鱼跃龙门的过程有些相似?开始时,一个个无不志诚高远,但一路走来,在困难面前,有的退缩了;有些通过合作成功了;只有那些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敢于顽强拼搏到底的人,最终才登上象牙塔的顶端。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不容易,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战胜许多困难才行。所以,用“鲤鱼跃龙门”来比作高考,是比较合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形象呵!这是一种文学修辞中的比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