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不风流只为贫,是真的吗?希望大家来评论?
风流,的人,人不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不风流只为贫,是真的吗?希望大家来评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不风流只为贫,是真的吗?希望大家来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流”一词,一般指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而要满足精神上的享受,首先您得要有充沛的物质条件。所以,人不风流只为贫,这句话是对的。您不信?今天本人与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个男人整天名牌西装革履,皮鞋搽得蹭亮蹭亮,开个豪车,搂着美女,出入各大高档场所,您是不是第一感觉,这男的好潇洒,风流倜傥,应该是个有钱人。如果这个男人整天灰头土脸,浑身上下脏兮兮,一幅穷酸样,您是否还说他潇洒,风流倜傥?答案肯定不会。
那么问题不就一目了然了,人是感性实足的高级动物,人在享受充沛的物质同时,也在追寻着精神上的享受。从精神层面来说,物质是次要的,物质只能服务于精神,但物质确实又使精神产生了动力。物质是滋养精神大脑的氧料,精神是享受物质基础的受益者。
说到这有人会问:人能单独享受于精神吗?答案不可能。没有物质的精神享受是缺血式的自我欺骗与麻痹。因为人人都有相互攀比的心理需求,是攀比心增强了人的占有欲。反观,人连最基本的活命食物都欠缺,他又如何能有精神上的享受呢?你们说不是吗?
(好,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行无力皆因瘦,
人不风流只为贫。"
这是增广贤文中的句子。"风流"指举止潇洒不拘礼法的名士、杰出的有功绩的人物,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我认为这句话讲得是有道理的,能够"风流"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都是举止潇洒的名士,都是杰出的有功绩的人。这些人自然富贵,而那些没有能力、不够风流的人一定是贫穷的人。而人不风流也是因为太贫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情商来自于先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流,确实是需要物资做基础的。
虽然富贵者未必风流,但贫穷的人根本就没有风流的机会。从这点上,这话也是千真万确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并不这么认为。举2个例子说明一下。
世人都知道徐志摩跟陆小曼的风流韵事。大名鼎鼎的诗人徐志摩爱上了朋友的妻子陆小曼,不顾一切伦理道德都要在一起的故事,徐志摩的朋友,陆小曼的丈夫是什么人?如你我这般默默无闻的等闲之辈吗?他是民国时期最年轻的陆军少校,是著名的民主义士梁启超的学生,他是天之骄子,在陆小曼嫁给徐志摩之后,他一直未娶,在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后,提出要照顾陆小曼,被陆小曼拒绝,终生未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那么纳兰性德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是清朝著名的大学士纳兰明珠,他的母亲是亲王的女儿爱新觉罗氏,而他自己是御前侍卫,跟《还珠格格》中的福尔康一个官职,荣宠之至。他深爱自己的妻子卢氏,在卢氏难产早逝,抑郁寡欢,写下许多悼亡诗“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绣榻闲事,并吹红雨,雕栏倚处,并吹红雨”“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纳兰性德重情,年三十而亡。
由此可见,一个人风流不风流,与自身本性有关,贫穷之人一旦富贵变心的几率比较大,就是我们时常咒骂的凤凰男,王石抛弃原配取田朴珺算一个,张生科举高中薄情寡义抛弃崔莺莺算一个。但是人不风流“只”为贫是不对的,以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文是:马瘦毛长皆因瘦,人不风流怪家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只穷人拿不出手,何谈风流
上一篇:参加完2019年高考的你,对2020年高考的学生有没有什么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