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迅先生为什么评价郭沫若是“流氓加才子”?
郭沫若,鲁迅,安娜鲁迅先生为什么评价郭沫若是“流氓加才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郭沫若把鲁迅和周作人、陈西滢等相提并论,指称他“蒙蔽一切社会恶”、“麻醉青年”,是“反动的煽动家”,比“贪污豪绅还要卑劣”。
郭沫若一夜之间的突然失信并且调转枪口,让鲁迅非常惊愕!
后来郭沫若辩称这是因为当时创造社的一些新成员不同意和鲁迅联合,自己被迫表明立场。显然这种辩解是苍白的,因为郭沫若是创造社的负责人。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此事发生不久,郭沫若 于1928年2月逃亡到日本,继续攻击鲁迅。
他安排日本作家采访,宣称“鲁迅在中国文坛受着清洗”,借国外媒体非议鲁迅。同时,他撰文对鲁迅大肆诬蔑。
例如1928年6月1日他在署名“杜荃”的《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中写道: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是二重的反革命人物”、“是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谛”。
对于郭沫若接二连三的批判、人身攻击,鲁迅当然不甘示弱,以擅长的杂文,“以笔为匕首”,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这就是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事件: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之间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战。
例如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中,讽刺对方是披着才子外衣的流氓,矛头并不仅仅指向郭沫若,而是包括创造社的多个人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郭沫若等人是才子无疑,鲁迅也认同。
而对于鲁迅所说的“流氓”,则有多种解释。
很多人理解为这是鲁迅在揭露郭沫若的复杂、混乱的风流史,尤其是“始乱终弃”的流氓行径。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
才子风流,是自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不足为奇。而且在民国时期,青年男女叛逆父母包办婚姻、未婚同居、有多重婚史、男人出没烟花柳巷,都是正常现象。
例如鲁迅,遵从母命娶了朱安,但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后来他遇到许广平,便生活在一起。
鲁迅说郭沫若等人是“才子加流氓”时,郭沫若当时才36岁,感情生活还比较单纯。他先是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草草完婚便离家到成都读书。1916年在日本东京认识佐藤富子并相爱、同居,直到1937年郭沫若回国。
因而,鲁迅这里说的“流氓”,并不是特指郭沫若的私生活。
所以,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里说郭沫若等人是“才子加流氓”,是说他们有才华,但是做事的方式象流氓,不是君子所为。
有个佐证,这篇文章传到日本被翻译成日文版,其中的“流氓”一词被翻译为Gorotsuki,中文发音为“珂罗茨基”,日语的意思就是“流氓、痞棍”。
鲁迅和郭沫若等人之间的隔空攻击,主要是因为文学思想路线不同。而且停留在文人群体之间的文字攻击,还没到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地步。
例如鲁迅先生逝世后,郭沫若先后写了三个挽联,充满着对鲁迅的惋惜、敬重之情。
其中一个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鲁迅说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的话,流传开来,成为文坛的经典骂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语双关[微笑][赞][赞][赞][比心][比心][比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沫若有文学才华,所以叫人才。但又喜欢女人。所以叫流氓。因为鲁迅最鄙视的是资产阶级作风和封建思想作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因为人生观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沫若 文化巨匠 家庭罪人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是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面旗帜。郭沫若的文化成就是辉煌的,可是他的私人生活却是灰暗的。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890-1980),与郭1912年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无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后被抛弃,五个子女。 解放后由中国政府安置,安娜晚年拒绝见郭沫若,她谈到自己时说:“我这一辈子生活得像是一只野狗”。再就是于立群,被称为“抗战夫人”,1938年初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 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郭沫若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其中的于立忱是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同时还喜欢嫖娼得了花柳病并连累了安娜。风流才子,始乱终弃,逼人自杀,真是绝情。鲁迅先生说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看来真是名至实归啊,后来郭沫若的儿子郭博曾在记者面前这样评价父亲:“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
上一篇:宝贝四岁可以学游泳吗?主要想要他长高一点,需要注意什么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